-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在细微之处激发兴趣
“老师,为什么外国人的衣服都是紧身的?而我们中国古代人穿的衣服都是肥大的啊?”
我很惊讶地看着这个班里即调皮又不爱听课的男生,他竟然能问出这样的问题。当时我正在给初三的学生复习九年级上册《世界近代史》,他看到了拿破仑和玻利瓦尔的画像,这两个人物确实是穿着紧身裤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回答的,涵盖的知识很多。
“东西的文化差异表现在很多方面,服装只是其中一个方面。在西方的文艺复兴时期,有很多表现男子健美的雕塑你有印象吗?”我试图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课本知识上来。
“大卫!”
“他们穿紧身裤是不是是能表现男子的健美啊?你看一下这个拿破仑的上衣,是不是和今天的西装很像啊,尤其是燕尾服,像不像啊!其实这种服装就是西装的前身啊。”我又试图把他的注意力引向现实。
“那为什么,我们中国古代没有这样衣服呢?”学生穷追不舍地继续问。
“这个跟衣服的布料有很大的关系。”其实这是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但还是试图表现的挺有底气的。
在他没有再一次逼问之前,我赶紧从这个看似简单其实难答的问题当中挣脱出来。“这个问题问的非常好,如果你平时能多认真听课,老师就会更开心了。这问题等老师查了资料再告诉你,行吧!”
当天晚上我回到宿舍后,打开电脑,在网上查了很多资料,欧洲服装史看也不是很明白。很多资料都不是能直接正面回答他的问题。第二天,我只能向学生“坦白”老师其实知道的不多,我就直接告诉他,“这是西装的前身,就做“克尤罗”。中西历史没有太多服装方面的交流,所以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个在你以后的学习当中你会了解到的,中国有中国的特点不也是很好吗?虽然今天我们很少再穿中国的传统服装,但是我们应该知道我们中国的传统服装独具她的魅力。”我知道这样的回答还是有一点点敷衍的成分的。
在跟他的班主任交流的时候,我以一种很赞赏的语气告诉班主任的,可班主任的反映更让我大跌眼镜,“以后他要是再问你这样的问题,你就告诉他,这个问题你们班主任知道,问你们班主任去啊!你得让他知道什么问题该问,什么问题不该问。”我很庆幸我当时没有这样回答学生的问题,我很喜欢他问我这样一个我回答不出来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个问题比任何一张试卷上的问题都能给我带来启发。
学生问的代表的是他真正感兴趣的东西,兴趣就是单纯的好奇,是一个孩子生命活力的表现,跟考试分数这些功利的东西没有太多的关系的。我们作为老师应该保护学生的兴趣,如果不能激发学生兴趣,最基本的也要尽量不要打击学生的兴趣。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是要给学生讲一些猎奇性的趣闻,每次给学生讲些有趣的历史故事,他们都会眼睛发亮,但故事一讲完很快又不听课了。这说明仅仅是靠课堂上的小故事、小趣闻是很难完全抓住学生的心的。很多学生他对于历史的兴趣或者对生活的疑问,都是一些感性的、表面的东西。我们作为老师面对的问题,万不可以粗鲁打击,如果这样做了,下一次学生上课不听,我们老师就有很大的过错了;即使回答不出来,也应该夸赞学生问得好,就好比三四岁的小孩儿也会经常问一些父母都回答不出来的问题,这样才显得孩子的可爱嘛!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不管回答成什么样,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去学更多的东西,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快乐地想知道更多的东西。可以给他们指一个大概的方向,告诉他们“当你们学习那些知识以后,你就更好地明白这些知识了。”如果我能回答出这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也是一步一步地从现象引到抽象本质的,在这个解释的过程中,也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思维的层次。
他还给我另一个启示,要从细微之处去思考历史。我们在大学课堂当中所学的知识,深刻抽象,是我们理解历史深度必须的。比如说我在大学学习当中,要深刻了解到,中国王权制度是有多么强调专制等级,但是我们在中学历史教学当中不能用大学的那一套来告诉学生,我们可以从紫禁城的构造解释专制王权的等级性,甚至可以从紫禁城大门上的铆钉的数量不等来解释这个等级性。学生的着眼点都会落在现当中这些现象的,我们在教学之外需要做的就是,在历史深度和生活当中细微的现象之间架一座兴趣的桥梁。这就是学的思维向教的思维的转变。
学生问了我这个问题后,我也经常在课上问他们一些很平常的问题,比如说,“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隆尧最著名的华龙方便面,为什么它名字叫华龙呢?你们宣务山的千佛塔为什么在一九六七年被毁呢,山顶上为什么有那么多送子娘娘呢……常常运用他们熟悉的乡土教材。
要恰当的运用生活身边的事物来解释历史,这对于我们教师来说,是需要我们自己来下功夫的。我们自己要对身边事物保持好奇心、细心观察,总之,我们要热爱生活,才会细心观察生活的事物,我们热爱历史、热爱历史教学,才会自然地把观察身边事物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其实只有我们老师感受到学习历史的快乐,才能把知识和快乐传递给学生。
本人简历:
姓名:闭春桃
性别:女
系列:扎实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