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制附子组配四逆汤治疗肾阳虚证临床探究
生、制附子组配四逆汤治疗肾阳虚证临床探究摘要:目的:对生附子组配四逆汤颗粒剂、制附片组配四逆汤颗粒剂及常规四逆汤汤剂3种中药复方制剂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研究。方法:120例肾阳虚患者随机分成3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生附子组配组治愈率为7.5%,显效率为70%,有效率为22.5%,总有效率为100%。制附片组配组显效率为20%,有效率为80%,总有效率为100%。常规四逆汤汤剂组治愈率为2.5%,显效率为32.5%,有效率为55%,总有效率为90%。经统计学处理生附子组配组与制附子组配组、常规四逆汤汤剂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
四逆汤由炙甘草、生附子、干姜组成,本方既能温壮肾阳,又能温复脾阳,使先后天之阳互相资助,是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因其能主治少阴病四肢厥逆,故方名四逆。现代药理研究四逆汤在强心抗休克、抗心肌缺血、调节免疫功能、对垂休―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等方面都显示良好的药理活性。附子是临床常用的温里祛寒中药之一,干姜、附子大辛大热,仲景用附子回阳救逆必用生者,与干姜作伍,取其回阳救逆之功。附子生用性烈善走,生发阳气,通行十二经而散祛阴霾,与干姜相配,生附子扶命门火温下元,假三焦而暖五脏,干姜守中宫除寒湿,一走一守,通力合作,回阳救逆,诚非它药之力所及。喻昌曰:“用附子、干姜以胜阴复阳,取飞骑突入重围,搴旗树帜,使既散之阳望而争趋,顷之复去耳”[3]。又配伍炙甘草不仅能降低附子的毒性,更能加强姜附的温阳作用,三者相辅相成
四逆汤的良好药效虽被中医界所公认,然而考证古今临床能擅用、活用该方而成就者仍属少数,其原因在于对四逆汤中的主要药物附子的药理活性与毒性并存的风险多有顾忌。清#8226;郑钦安:“按四逆汤一方,乃回阳之主方也。世多畏惧,由其不知仲景立方之意也”[4]。《伤寒论》四逆汤原方用生附子与干姜、炙甘草组方发挥回阳救逆功效,现今是以制附片组配四逆汤,这是否会因附子在其炮制过程中为减毒而过度炮制导致有效药性流失的弊端而影响全方回阳救逆功效?饶曼人指出:“(传统炮制法)客观使附子有效活性流失81.3%”[5];刘成基也认为:“炮制附片中的乌头碱类生物碱含量已减至呈现药理活性阈值以下……中国产的附子一般有炮制过度的倾向”[6]。本所前期完成的云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附子传统加工工艺的创新研究”,研制的附子颗粒剂中双酯生物碱低于《中国药典》限量0.15%的标准,总碱含量为传统加工附片的13倍,有效地提高了附子的生物利用度,故在此减毒增效基础上,立项“四逆汤不同配伍药效学对比研究”课题,以证实古原方四逆汤与今用四逆汤之间的药效功用差异
本课题药效学试验提示:通过生、制附片组配的四逆汤对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离体心肌缺血及常压下对小鼠耐缺氧和抗寒冷的影响显示,生、制附片组配的四逆汤均能增加垂体后叶素所致豚鼠离体缺血心脏的冠脉流量,且生、制附片四逆汤之间在低剂量时在1、5 min时缺血心脏冠脉流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高剂量时在缺血后1 min时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另试验观察生附子配伍四逆汤在增加垂体后叶素所致的缺血心脏的冠脉流量的同时,对心率无影响
在小鼠耐寒冷能力、耐缺氧能力的实验提示,生、制附片组配的四逆汤均能提高小鼠耐寒冷及耐缺氧能力,然而生附子组配四逆汤优于制附片组配四逆汤,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临床观察结果统计学处理显示:生附子组配组、制附片组配组、常规四逆汤汤剂组间显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