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提升美好乡村文化品位.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怀远提升美好乡村文化品位,留住美丽乡愁 怀远县积极贯彻保护、?挖掘、恢复、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八字方针,融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于美好乡村建设中,呈现出美好乡村示范村自然生态美、环境美、人文美的优美田园风光画卷。 ???一、保护村庄自然形态和遗存 ?? ???一是保护村庄自然形态。美好乡村规划和建设坚持因势就形、道法自然、彰显特色的原则,充分尊重村庄自然形态、自然生态和历史风貌,在坚持村庄房屋建设格局不变、村庄道路格局不变、村庄自然生态系统不变、村庄水系不变的基础上,提升配套,提升品质,提升标准,提升景观,提升绿量,不大拆大建,不过度硬化,不涂脂抹粉,不搞“高大上”建筑,不毁绿造绿,不填沟塘,不千村一面,建设地域性的乡村风貌。二是保护古树名木。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开展古树名木普查,对普查出的千年银杏、百年榆树、桑树、枣树、皂角树、杏树、棠梨树、柿树、朴树9个种类50多株,拍摄图片,建立档案,编辑出版《怀远古树名木》画册,传播古树文化,增强群众保护意识。落实挂牌、法规宣传、建设护栏、责任制和技术保护措施。陈集乡君王村对三株2000多年的银杏树王,采取造园、定时体检、施肥复壮、施药灭虫等办法保护。三是保护古井。古井是乡村的乳母,是乡村传统文化的基本符号。30多个示范村经查尚存古井20多座。兰桥乡大观村在规划建设中,借助传统园林手法,围井造园,立碑、建设井亭、植物造景,打造了以思乡怀古为主题的乡村古井游憩园,为美好乡村增添了古香古色的典雅景观,唤醒了人们的美丽乡愁。 ????二、挖掘村庄传统文化积淀 突出抓好乡村历史文化挖掘工作,为规划建设提供地方特色传统文化元素。一是开展乡村传统文化调查整理工作。组织全县文化工作者和规划设计人员,实地勘察,走村串户寻访,访得百处古文化、红色文化遗址,收集大量文史资料和农耕文明器具。各村都收集到数件传统农具、渔具、石器和各类传统作坊油坊、酒坊、染坊、豆腐坊器具。二是梳理家风祖训、乡风民俗,编写村史、村志。收到体现宗族家风的门联50多条,如王姓门联“两晋家风,一脉相承”,陈姓门联“义门传家,文范遗风”等,这对弘扬美德,教育后代,意义深远。三是汇编出版《怀远魅力乡村》。文化工作者对收集整理的重点示范村历史沿革、民俗文化、风景名胜、特色产业等方面的文史资料、图片、实物,编辑出版。全书20多万字,图片200多幅,分设村庄古今、地名掌故、乡风民俗、民间技艺、风景名胜、古树名木、姓氏文化、地方传说等栏目,集中反映美好乡村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美丽的风光,为重点示范村建设保留了珍贵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料。 ??????三、恢复村庄历史风貌????? ? ????一是恢复自然生态。以乡土树种为主,营造围村林、护路护堤林、庭院林、水口林、游憩林,房前屋后建设好小果园、小竹园、小桑园、小药园、小菜园,形成天人合一的优美自然生态环境。二是恢复水系,优化水生态。围绕水清、岸绿的水生态目标,清理沟渠,疏通水系,引水入村,实现自然循环。全县清理沟塘100条,形成了“水绕村,村枕水,水进村”的水网格局。建设护水设施和防护林带。打造生态护坡2000平方米,建设护水绿化带近万米。营造优美水景观。建设景观桥50多座,种植荷花、睡莲等水生植物三万多株,形成景观水面500多亩。三是复原房屋建筑风貌。对房屋建筑立面、房顶、门窗、墙裙进行原风貌整修,修旧如新。新建房屋,一村一貌,与保大观村把上世纪80年代本村出土的国家二级、三级文物元代元帅印、青花投壶复制陈列。留建筑风格统一。四是设立民俗馆、园,展示农耕文明。加强农民文化园规划建设,在文化园内设立民俗馆和展示园。淝河乡中淝村在文化园里放置了牛车、石磙、石磨、石槽等传统农具,提升了文化园品位。苏集村是皖北百年历史的黄牛集散交易中心,目前仍然生意红火。该村抓住这一文脉,融合当地农民勤劳苦干的美德,建设牛文化主题园,弘扬埋头拉犁、任劳任怨的“老黄牛精神。大观村把上世纪80年代本村出土的国家二级、三级文物元代元帅印、青花投壶复制陈列。 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 ??一是提炼、打造美好乡村主题文化。组织规划、文化、旅游等方面专业人员深入挖掘各示范村历史文化积淀,结合资源禀赋,进行主题文化定位,如苏集村埋头苦干的“牛文化”,大观村尊师重教的“书香文化”,中淝村的花鼓灯文化,君王的古树名木文化、潘新的渔文化等。同时将这些主题文化元素融入各村的美好乡村规划设计和建设中,通过建设村口标志、文化墙、建筑小品等形式加以展示,打造各具特色的美好乡村。组织县诗词、书画、摄影等方面艺术家到重点示范村采风,出版《美丽乡村之歌》诗集,举办美好乡村摄影展三次。二是完善村规民约。吸收家规祖训中优秀合理成分、理念,重订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薛场村将张氏祖训“百忍成金”、宋氏家规《立心则》中的“心平气和”写进村规民约。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