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与心理健康丛中.doc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成语与心理健康一、前言 文化对于人,如同海水对于鱼。人一出生就降生在文化的海洋中,每天吞吐着文化的海水,受文化的滋养,逐渐成长;同时适应着文化海洋的环境,遨游在文化海洋中。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成语,是几千年来,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固定用语。中国成语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它反映了中国人共同的心理感受,表达了千百年来在不同个体身上重复出现的共同理念。 前人载树,后人乘凉。前人挖井,后人吃水。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人。代代相传的中国成语,滋润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反映了中国人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民族个性,也影响着中国人的和心理健康状态。中国成语因此也就成为了研究影响中国人心理健康的文化因素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中国成语与社交焦虑 1、人性与自然。在远古时代的自然经济条件下,中国人“男耕女织”、“饮食男女”。男女平等,分工合作,把饮食和性爱当作是一种自然现象,生存条件虽然较差,但是,人性较少受到心理或文化的压抑。 2、尊卑与耻感。封建时代,人与人之间出现了不平等。“三纲五常”、“男尊女卑”,耻感(面子)文化相伴而生。“耻居人下”、“不耻下问”、“羞以牛后”等成语,都表达了因为地位低下而让人感到羞耻。由此可见,中国人的羞耻感,总是跟地位尊卑联系在一起。“厚颜无耻”、“恬不知耻”、“知耻尽乎勇”(孔子)、“无羞耻之心,非人也”(孟子),中国人特别爱“面子”。 在中国文化中,“面子”的含义是“他人眼中的自我”,即,做事情要顾及面子,其实是顾及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其本质是自尊心,是人际关系、行为规范。“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引自《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一一零列传第二十二魏徵》) 3、社交焦虑与文化。在社交焦虑中,焦虑者普遍具有自卑感、弱小感,其共同点是总想表现得出色优秀,总怕暴露自己的短处,总是想掩盖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是,社交焦虑者个体之间仍然具有一些差异。比如,有的人比较怕同伴,担心同伴会不喜欢自己(口欲期,母婴关系),有的人则比较怕见到权威,怕受到权威的批评和指责(肛欲期),还有少数人会特别怕见异性,怕在异性面前流露性的眼神、表情和欲望(俄底浦斯期对性的压抑)。这些都与中国耻感文化有关。 ? 三、情感表达与躯体化症状 在社会生活中,中国人对于情感的言语表达经常采取压抑的方式。“宠辱不惊”、“喜怒不形于色”、“金口玉言”等成语,要求中国人在生活中,感情不能有什么喜怒变化,表情不要直接显示心情,更不要轻易说出自己的感受。如果要说的话,就会是“言多必失”、“祸从口出”。所以,中国人表达感情时,经常是“指桑骂槐”“含沙射影”等委婉地表达。受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中国人经常会认为脏器主管着各种情绪,比如,心主神明,认为情志会伤害内脏,如“悲伤肺”、“怒伤肝”等,所以,在不能有效运用语言直接表达情感的情况下,中国人会用脏器的名称来表达感情,如“这事儿让我很头痛”、“撕心裂肺”、“愁肠寸断”、“怒发冲冠”等,在临床焦虑抑郁病人中,其主诉以躯体主诉更多见,甚至更多的是表现为“躯体化症状”,而不是直接陈述其焦虑抑郁情绪。 四、中国成语中的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 “郎才女貌”是中国人推崇的婚姻搭配。 男人如山,女人似水。曹雪芹: 《红楼梦》贾宝玉“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见了女人就觉得清爽,见了男人就觉得浊臭 ”。 中国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由于受到男权文化的影响,女人在成语中经常受到贬低,比如“水性杨花”,是说女人的性格太容易变幻,让男人难以琢磨。口语中也经常把女人说成是“狐狸精”、“祸水”、“美女蛇”等,表达了男人对女人难以把握时的恐惧。女人的性欲受到社会文化的压制,女性怕脏洗涤的强迫行为多与其对性的压抑有关。而对男人的要求则是“正人君子”、“谦谦君子”、“男儿有泪不轻弹”等。这些都造成了对男人的文化角色要求,给男人造成了很大的角色压力,使中国男人更关注自己的能力,包括性能力,他们把自己想象成顶天立地的靠山,让女人来依靠,这也构成了男性的自卑(阉割焦虑),担心自己无法成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男人会认为手淫有害、惧怕性交有害身体,压抑自己的性冲动、性欲望,担心自己的性能力不够强大,导致性交时紧张恐惧,出现早泄、勃起功能障碍等病症,这又经常被中医解释为“肾虚”,在饮食中,则通过食用动物的阴茎等各种补品来壮阳,此所谓“肾虚的中国男人”! ? 五、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文化也正在剧烈地变迁。开放的中国,正在以其宽大的胸怀接纳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文化,中国文化正在与世界文化接轨融合,形成中国文化的多元化趋势。中国是世界大家庭中的一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愿将来能够与国际同道有更多的学术交流和与合作。 ?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