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我国文学领域中一颗璀璨的珍珠.docVIP

诗歌是我国文学领域中一颗璀璨的珍珠.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是我国文学领域中一颗璀璨的珍珠,这些优美的诗篇像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诗中一个个优美的意象又像一粒粒种子植入我们的心田,发芽,生长。古诗鉴赏题是高考的保留节目,学生做这类试题的能力明显不高,如何使学生圆满地完成诗歌鉴赏的答卷呢?我觉得抓意象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意象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掌握了意象,高考诗歌鉴赏题就成功了一半。下面我带领大家走进这奇妙多彩的意象世界。   一、认识意象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当我们吟诵和品味一首首优美的诗篇时,脑海中便闪现出一个个事物——大漠、孤烟、明月、清泉…….我们的联想和想象就会被唤醒,驱动。这些事物在我们脑海中构筑成一个个画面,这些形象从外界移入诗中,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所点染,浸润,传达出感化教育的力量。从诗歌的艺术上说,它们就是一个个意象,是诗人感情的载体,是浸染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诗人为什么热衷于意象的创造呢?因为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感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而是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意和象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即使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欣赏者只有领悟意象的含义,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从而成功作答。   二、高考怎么考(高考回眸)   我们从2003年高考语文古诗鉴赏试题“折柳”说起。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得分明显不高,究其原因是不了解“杨柳”意象含义,缺乏对古诗传统意象的审美常识。杨柳,寓有惜别怀远之意,相传长安东有一霸桥,汉人送客到此有折柳赠别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能留下来,“柳”与“留”又是谐音,汗乐府中有《折杨柳》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此曲一起,何人不起故园情呢?   参考答案:此曲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显而易见,诗意多由意象出,我们只有领悟了诗的意象含义,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了解诗歌的情感,解读诗歌。以了解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的诗歌意象为突破点。   三、怎样备考   诗得意象自生光。明确“意象”在诗歌中的重要作用,积累了解更多的意象,会给我们带来解题很大的帮助,只要我们用心留意,会发现并积累更多的意象,这是高考必备的知识能力。下面我把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分门别类地做一下梳理,以便同学们参考。   (一)表现同一种思想感情的不同意象:   (1)表现离别、思乡、怀人的:   杨柳、长亭、(古代送别饯行的地方)   月,思乡诗中最常见的意象,月代表着团圆,它也就成为思乡的寄托。   大雁,作为候鸟来往于南北,思归的人望着大雁归去,必然勾起思乡之情。   羌笛之声,往往勾起思念之情。   (2)象征精神品质的:   松、竹、梅、莲、菊、冰雪,象征人的高洁的品质。   (3)表现凄凉、悲伤、孤独的:   梧桐、细雨、鹧鸪、杜鹃、猿啼、寒蝉、流水,野草、落木、夕阳。   (4)象征边塞生活的:   大漠、黄沙、烽火、长烟、长河、关山、孤城、羌笛、战鼓、号角。   (二)同一意象表现不同情感的: 鉴赏诗歌,既要抓主要意象,又要联系全篇,对诗歌作宏观把握,不能一概而论。   例如:“猿啼”意象:   (1)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李白因神往天姥而愉快成梦,兴致勃勃。   (2)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流放途中忽然遇赦,情绪兴奋。   (3)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一个“哀鸣”写尽了遭受贬谪之人的惶惑与凄凉。 又如“酒”意象:   (1) 欢时——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 离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愁时——借酒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   (4) 乐时——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金余杯。   熟知了常见意象的含义,了解了作者情感,把握了诗歌的主旨,高考诗歌鉴赏题就迎刃而解。 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