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国部长文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建国:谈“心境和谐” ? 心境决定生存质量。医学研究表明,心境是人身的健康之源、自强之本、长寿之根。“心境好,病难找”。心境好,抗击打能力就强,能够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心境不佳,承受能力就弱,遇到一点小挫折就可能倒下。阴天下雨老天管,快乐之树自己栽。人应当经常调整自己的状态,调理自己的心境。应懂得善待自己,在百忙之中,为自己营造心灵的港湾,修筑生命的驿站,使身心得到栖息,以便胜任事业的重荷。心境在于调适。有人主张用“顺、慎、和”三字诀,来促进良好心境的形成。顺,就是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顺随四季气候变化养心,顺理依章处置矛盾和纠葛,凡遇不如意事,顺其来去,不背忧虑包袱。慎,就是谨慎处事,谦虚做人,不受积习所蔽,不为时尚所惑。和,就是认知和谐,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统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对人对事和为上、和为贵。如果一个人心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总是孜孜于蝇头小利,营营于一己之私,沾沾于一人之功,傲视于一己之能,做人做事斤斤计较,其内心必定是苦涩的。内心和谐,就是暖不争花红,寒不改叶绿,心平气和,从容镇定,坦然面对一切。心境和谐的核心是适度。传统养生学一再告诫,精神情志活动要适度,饮食五味要适度。苏东坡有“三养”之说:安分以养福,宽胃以养气,省费以养财。诸事再好,适可而止,贪多嚼不烂。适可而止是人生至理,适度是健康之母。心境理智平和,便会过滤掉不利的思想和情绪,就能够看到柳暗花明,从而维护良好的身心状况。 ? 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苦难是一种常态,是一种必然。清人王永彬在《围炉夜话》中讲,人面合眉眼鼻口,以成一字曰苦,知终身无安逸之时。他认为,两眉之草,眼横,鼻直,而下承口,乃“苦”也。这形象地揭示了人生难免困苦忧患,故历来有“忧患人生”之说。其实,生活中有一些不顺利、不如意,也未必都是坏事。苦难是一种历练,是一所学校。有位老人在草地上发现一个蛹,就带回家去,蛹壳上出现裂缝,蝴蝶挣扎了许久,一直出不来。老人于是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而出。可是,这只蝴蝶身躯臃肿,翅膀平扁,根本飞不起来。原来蝴蝶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双翅强壮了,才会破蛹而出。人的成长也是如此,不经过挣扎、挫折、磨炼,是很难脱颖而出的,也很难健康成长。苦难是一份财富,遇到不幸,能够泰然面对,就能度过难关,增加一份本事,增添一份成熟。古人云:“自古人间苦无边,看得高远境如仙”。苦乐无界,一切在心。心境决定命运,影响能力。心境和行为,犹如灯塔与航船,没有健康心境的指引,行为之船就会迷失方向,人生就无法抵达胜利的彼岸。但是有的人接受不了残酷的现实,一旦事与愿违,就改变了初衷,动摇了信仰,陷入了极度悲观,进入了抑郁病态。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也没有永恒的冬天。苦难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懦夫的“绊脚石”,又是成就勇者的“八卦炉”。培根讲:“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人常说,“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心境平和,才能在挫折面前不沉沦,诱惑面前不迷失,紧要关头沉得住气,关键时刻宠辱不惊。 ? 正确对待成败得失。好的心境能产生向上的力量,不好的心境可能产生惰性。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佑任,饱经沧桑,却一生淡泊,荣辱自安。有人问及他高寿之道,他指着家中一对联,笑而不语。对联的上下联是:“不思八九,常想一二。”横批:“如意”。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最完美的人生多在想象中。为什么时下有的人财富在增加,幸福感却在下降,这多是心境出了问题。幸福是一种心态,你缔造和谐,阳光就会光顾你。如果求全责备,心为物役,患得患失,就只会被悲观、绝望窒息心智,人生的路途注定是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常想一二,就是心存感激,庆幸、珍惜人生中那如意的十分之一二,就能渐入淡泊之境。有人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只有具备这样的心境,才能处在一种智慧状态,做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苏东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千古名句,形象地揭示了一条普遍规律:不圆满是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惯常现象。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许就可以“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坦坦荡荡,虽逆境亦畅天怀”。当遇到春风得意的人生顺境时,我们就不至于忘乎所以而乐极生悲;当身处凄风苦雨的人生逆境时,我们就能心平静气而坦然处之。人有时会产生失落感,这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参照物,如果换一个角度风景就大不一样,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英国思想家罗素,上世纪20年代初来到中国四川,意在帮助民众解除病痛、获得幸福。在乘竹轿上峨眉山时,他发现累得满头大汗的轿夫们丝毫没有怨气和烦恼,反而很乐观和风趣。罗素陡然心生一丝惭愧和自责,我凭什么去宽慰他们,凭什么认为他们不幸福?坐轿子的人未必是幸福的,抬轿子的人未必是不幸福的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