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篇 第1节 个人行为对策.ppt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第四节 跨世纪全球环境问题的行为对策 第一节 个人行为对策 第二节 社会行为对策 第三节 教育行为对策 第四节 政府行为对策 本章内容: 第一节 个人行为对策 1.个人行为的演化 一、个人行为表现 1)百万年前,当时人口数量少,工具简单,食物资源相对丰富,长时间里保持与自然的动态平衡。 2)原始社会末期,逐渐产生了原始农业,人类砍伐、焚烧森林,部分地改变了生物圈面貌。这一时期的环境破坏较少。从全局看,人与自然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 3)到了近代和现代,工业的出现和发展加速了人们开发自然的速度。人们凭借自己的劳动创造了巨大财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在人们尽情享受的同时,自然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主要是人们缺乏环境保护意识,不注意个人行为造成的。 1)主观性和自发性。从自身的要求和利益出发,较少考虑自己行为对环境和他人产生的不良影响,具有自发性。 2)盲目性和随意性。如资源开发,缺乏环境意识,因而过度开发各种资源,盲目追求自己所得的利益。 3)可变性。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当有了正确的观念和理论作指导,个人行为就有可能向着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向发展。人是破坏环境的根源,但也是保护治理环境的主要责任者。 2.个人行为的特点和环境意义 二、个人行为与环境问题 伐薪,贫困落后地区靠木材取暖做饭。目前发展中国家占1/3。 砍伐森林以开辟耕地、牧场。出于盲目性,其大部分如今已撂荒。 砍伐森林建设休闲地与娱乐基础设施。修建高尔夫球场等。 1.砍伐森林 森林消失:使许多耕地和牧场退化,土壤肥力下降。 森林减少导致了洪旱等灾害增加,物种消失,生态环境破坏。 结果: 草地:牧民们采取粗放式经营,甚至掠夺式经营,导致草场退化,草地环境破坏,区域气候干燥和沙漠化。 湿地:人们进行改造,如围湖造田等,引起湿地生态环境破坏,造成该区洪涝加剧,降雨减少,植被破坏,局部土地出现沙漠化和盐碱化。 2.乱垦草地、湿地 草地和湿地都为一种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具有很高的生态生产能力,它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3.大量消耗各种资源 富人:依仗权势和财富肆意挥霍和消费地球资源,不为基本生活需要而消费,为“地位而消费”。 穷人:由于贫困而加剧对资源的开采。 1)生活垃圾产量巨大,全世界垃圾100亿吨/年,人均2吨左右,出现垃圾围城现象,焚烧可产生二恶英等有害气体,深埋又造成地下水污染等二次危害。 2)噪音影响人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三厅”的影响。 3)居室污染严重。室内装饰品与生活有关的化学用品造成室内空气污染。 4)一次性用品使白色垃圾加剧。一次性纸盒、木筷、水杯、牙刷等。 4.生活垃圾及白色污染 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面普遍扩大,在享受吃、穿、住、用、娱乐等消费的同时,导致环境问题随之严重。 5.滥捕野生动物。大量捕杀,造成野生动物快速减少及灭绝。 三、环境问题的个人行为对策 1.改变以个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改变价值取向和传统观念,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对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意义重大。 保护环境必须提高个人环境素质,加强环境教育知识的普及教育。如设置不同的环境科学教育体系、研究、治理机构等,使环境保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个人的环境素质,提高自身环境素质,改变那些不科学的、落后的观念和习惯,养成良好的环境道德和环境文化传统。 2.提高个人环境素质,加强环境意识 控制生活,首要的是要从消费者个人抓起,减少垃圾的产生量。 3.改变生活方式,由高消费转化为可持续发展模式 4.控制生活垃圾,减少白色污染 积极倡导,并实践不损害地球的节俭生活,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 生态(环境)标志:是由生产者自愿申请,经生产者、消费者之外的第三者(一般是政府委托的受公众信任的某个事业单位)的公证,授予同类产品中对环境危害最小的那种商品的商业标志。 购买生态标志产品,迫使企业实行绿色生产,从而防止污染,减少资源浪费。 5.提倡购买生态标志产品 如不加以严格保护,到21世纪,会有更多的生物灭绝,将带来更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保护自然环境是当务之急,特别是必须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执法管理强度。 6.珍惜野生动物 7.个人终身教育 每个人应该时刻不忘保护环境的责任,以加强环境保护的自我教育,提高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白色污染是人们对塑料垃圾污染环境的一种形象称谓。它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各类生活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以致造成城市环境严重污染的现象。 白色污染 1、定义: 2、白色污染的危害 白色污染存在两种危害: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 1)“视觉污染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