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冻伤防治技术指导手册.doc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冻伤防治技术指导手册已整理

进入2008年以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持续出现大范围的雨雪和低温冷冻天气,给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生产带来严 重影响,造成重大损失。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对此高度重视,胡主席、温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做出重要批示。为响应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号召,贯彻落实 胡主席、温总理指示精神,军事医学科学院紧急组织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具有多年冻伤防治经验的专家,精心编写了《冻伤防治技术指导手册》,希望能给冻灾地 区群众和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技术指导,为战胜这场罕见的雨雪冰冻灾害贡献绵薄之力。 一、预防寒冷损伤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1.决定户外作业成败的主要因素是人。要在严寒环境中取得户外作业的成功,关键的问题是使作业人员保持旺盛的脑力和体力,以强健的体魄战胜恶劣环境条件的干扰。 2.寒冷对户外作业有重大影响。寒冷使户外作业的难度增大,但并非不可能完成。应充分了解与寒冷环境户外作业有关的基本知识,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规避寒冷造成的损害,这是完成任务的重要前提。 3.预防寒冷损伤是各级领导的责任。各级领导不仅要组织、指挥好户外作业,还要科学 地组织指挥抵御严寒侵袭,搞好防寒防冻工作,减少寒冷损伤发病率。各级领导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有效的防冻措施,鼓舞斗志、树立信心,增强纪律性和凝 聚力,消除严寒环境造成的孤独感与压抑感。各级领导要有高度的进取心,发挥表率作用。 4.制订严格的规章制度,严格管理、确保落实,是作好寒冷损伤防治工作的关键。 本手册介绍寒冷环境对人员健康和作业能力的影响,以及消除寒冷环境不利影响的方法与措施。 二、寒冷环境的基本知识 1.寒冷环境对人体健康和作业能力的直接影响 正常人体的体温波动在36~37之间。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大量散热。如果防护不当会导致局部或全身温度降低、工作能力下降,甚至引起寒冷损伤。 寒冷环境常伴有风、雨、雪、冰和潮湿,这些因素加剧寒冷的影响,加重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损害。 寒冷环境若伴有强阳光辐射,也可造成损伤。 2.寒冷环境对人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间接影响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对食物与饮水的需求量增加,但因供应困难常引起食物与饮水短缺。 在寒冷环境中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有诸多困难,如缺少淋浴设施难于定期洗澡、更换内衣裤;无热水供应,户外工作后不能热水泡脚,常导致寒冷损伤病人增多。 人体的抵抗力降低,伤病员更容易患寒冷损伤。 冬季室内使用炉火取暖时,可引起烧伤或一氧化碳中毒。 在寒冷环境中工作,服装和用具经常出现问题。笨重的冬装限制运动、导致行进困难,影响视线,降低协调能力,妨碍手的灵活操作能力,使完成工作任务的难度加大。 3.人体的御寒机制。 人体使用衣服和掩蔽场所避免或减少冷暴露,防护寒冷侵袭。 当衣服和掩蔽场所不能满足保暖需要时,人体还能利用自身的防御机制(如皮肤血管收缩,寒颤等)维持正常体温,因此皮肤血管收缩和寒颤是衣服和掩蔽场所保暖不足的信号。 寒冷暴露后皮肤血管收缩,可引起局部感觉迟钝、疼痛、手(手指)灵巧作业能力丧失,这是引起寒冷损伤的前兆。 4.低温可以改变服装和装备材料的性质,橡胶、塑料、人造纤维甚至金属都更易碎裂,影响使用。 5.湿气凝结是寒冷环境中工作时诸多问题的起因 出汗或呼出的湿气聚集在衣服或睡袋中凝结,降低服装保暖性。 湿气凝结在帐篷上会增加帐篷重量,届时更难打包、运输。 暖湿的呼气吹过车辆的挡风玻璃时,很容易形成雾,影响行车观察。 6.在寒冷环境中作业时,许多因素影响工作人员的视觉,妨碍操纵车辆和设备。 湿气凝结在眼镜或风镜上,造成视物不清。 头巾、兜头和其他头部用品可影响视力,特别是四周的视力。 当气温低于-18和/或风速超过4.5米/秒时,视物的距离感减退;空气温度低于-29和/或风速超过9米/秒时,视觉敏锐性降低;视物距离大于6米时,影响尤其明显。 在寒冷无风条件下,湿气停留形成雾。雾、雨和吹雪影响视力。 7.在严寒环境中,赤手触摸金属物体或液体燃料有冻伤的危险。 极冷的金属可快速吸收皮肤的热量,引起冻伤。湿手直接接触冷金属时,皮肤可与金属冻结在一起,强力挣脱可致皮肉撕裂。 严寒环境中的汽油、柴油、酒精等为超冷物品,人体直接接触时可立即引起冻伤。在严寒环境中处理油料应极其小心,裸露的皮肤不能与油料或油料分发系统的金属咀、闸门直接接触。 8.风加速身体热量散失 在有风的寒冷环境中,风加速皮肤散热、使皮肤温度快速降低。评价寒冷环境引发寒冷损伤的危险时,不仅要考虑环境气温,还要考虑风速。如-30的无风环境发生寒冷损伤的危险较小,但在气温-30、风速10米/秒的环境下,暴露的皮肤在30秒内即可发生冻伤。 敞篷车船在行进中、飞机螺旋桨或直升飞机水平旋翼工作时,会产生人造风。例如,步行时可产生1.4米/秒的风,跑步时可产生约2.8

文档评论(0)

118book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