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费用药 - tmatw.ppt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自费用药 - tmatw

【醫療刑責合理化之必要性與建議】 醫療糾紛對醫病關係的衝擊 醫療糾紛如何解決-各界意見的省思 醫療刑事與民事訴訟對誰有利 低起訴率與低犯罪率的迷思 全聯會對醫責合理化的觀點與建議 回應民眾與法界對醫責合理化的疑慮 其他醫責合理化的替代解決方案 以刑事為主的醫療糾紛快速增加 醫療糾紛鑑定案件從民國76年的145件,節節升高,至民國100年達547件,24年來共受理7726件鑑定案件,當中有八成皆為刑事訴訟案件。 該等刑責壓力對於醫療環境之影響逐漸浮現-重要科別人才流失、防禦性醫療順勢而生、五大皆空造成醫療生態扭曲,引發各界對於醫療糾紛處理機制的關心與議論。 問題如何解決-各界意見的省思 醫界、法界、與民眾各有其立場與堅持。 就像「盲人摸象」一樣,每個人摸到的都是「象」的一部分,都是對的,但都無法掌握全貌。 社會人文科學的 多元性,價值觀 不同,立場自然 不同。 問題如何解決- 醫界有最終詮釋權,但要謙卑、溝通與配套 醫界觀點,「醫療糾紛」與「健保體制」,是造成醫療體系逐漸崩解的主因。 院士、院長、醫界大老呼籲的背後與省思。 病人觀點,醫療糾紛後,病人要什麼? 真相、道歉、適當補償或賠償 刑事處理醫療糾紛可行嗎? 違反「人性」,違反法治國「不自證己罪原則(釋582號)」,離病人想要的更遠 原水文化出版的「哈佛醫師之路」 醫療刑事或民事訴訟對誰有利? 刑事責任,由於需達到相當因果關係的程度,始能定罪,面對醫療行為的不確定性,定罪困難,民眾訴訟曠日廢時,卻受敗訴判決,內心的不滿不言可喻,受訴訟的醫師,在訴訟過程中所受的內心煎熬,即便勝訴,通常不再信任司法與病人,其他醫師因不安與焦慮影響參與急重症意願,造成醫病雙輸 民事責任,其重點在填補被害人損害,因果關係判斷的要求,會比刑事責任來的低,近似於英美法上「優勢證據」的程度,民眾容易得到賠償,受訴訟醫師對判決較能接受,更有利於醫病雙贏的情形。 回應民眾對於醫療法修正的疑慮 發生醫糾時會更無助 訴訟資料取得不易(病歷取得不易) 訴訟進行不易,影響真相的發現 醫療與法律過於專業,欠缺醫病溝通管道 醫學美容應該排除 醫療常規過於抽象,入法並不適當 適當的補償與救濟機制 相信民眾不要錢,但只有錢能解決問題展現誠意 對醫療糾紛鑑定欠缺信心 回應法界對於醫療法修正的疑慮 -不應獨厚醫界、(動搖刑法體系) 本質差異 救死扶傷、不易區分 事實認定 行為態樣:動態連續、多樣性 醫療團隊、病人自主、與醫師裁量 法律適用 因果關係:多為不作為犯的因果關係 疏失不等於過失,但多數人搞不清楚,醫糾鑑定反而成為最大問題 其他可能替代方案-界定過失行為 鄭逸哲教授 (軍法專刊) 增訂醫療法第82條第3項 醫事人員因執行業務之刑事責任,以故意或過失,顯然逾越臨床應具有之專業裁量而作為或不作為,致生醫療必然風險外顯可避免之損害於病人者,為限。 林志潔副教授 (101.07.06法務部公聽會) 動刑法客觀要件,不動主觀要件 醫療過失行為為「重大偏離醫療常規」 其他可能替代方案-體制內改革 李茂生教授 (101.07.06法務部公聽會) 醫界自己應展現誠意、司法院內部檢討 補償與救濟制度建立後,走民事路線 本文稱為「醫界法界民眾」的自省機制 陳長文教授 (101.07.16中國時報) 以人文為本的醫療糾紛解決之道 充分溝通後的醫療行為,除重大疏失外,不應走刑事,走民事才是正確途徑。 司法部門糾正「以刑逼民」惡習,修法加強民法侵權行為的救濟,醫療風險透過保險制度分散 【醫療刑責合理化後的配套改革之道】 有關病歷資料取得的部分 醫學美容爭議的處理 醫療常規爭議的處理 醫療糾紛諮詢機制、強制調解與和解機制、補償與救濟制度 醫療糾紛鑑定制度改革 醫糾民事訴訟與賠償配套 有關病歷資料取得的部分 法律有關病歷資料的部份 實務進展-刁難情形減少 醫改會資料太舊,僅部分個案,與事實不符 PGY的影響:倫理法律、病歷教學 醫界展現誠意、立法規範 病歷電子化的快速進展 民事訴訟實務的解決之道 有關病歷資料取得的部分- 民事訴訟法對病人權益保護的規定 證據保全: 就確定事、物現狀有必要者 (民訴368) 文書提出義務:當事人無正當理由不從提出文書之命者 (民訴345) 證明妨礙: 故意將證據滅失隱匿或致礙難使用者 (民訴282-1) ?法院得審酌情形認他造關於該文書之主張或依該文書應證之事實為真實。 舉證責任分配: (民訴第277條但書) 醫學美容爭議的處理 與整型醫療相同,衛生署是主管機關,且適用醫療法相關規範。 立法管制、行政管制孰優? 考量醫療行為特性,不適合立法管制 如何區分,涉及「個案」具體認定,非常複雜,例如:雙眼皮手術,是整型或美容? 透過廣義與狹義的醫療行為處理,即可解決民眾擔心的問題 兼具整型與美容性質應為「

文档评论(0)

wujian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