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作文.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春季高考作文

记叙的表达方式 叙述 描写 抒情 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记叙常用的修辞手法 如果写记叙文 定律一:明确点题。古人说:“人贵直,文贵曲”,但后者不一定适用于“应试作文”。高考作文阅卷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你的书写不是很工整,语言并不是很老到,故事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阅卷者一般不会去细细辨别和品味,所以你的文章的“含蓄”就可能被阅卷者认为是“含混”——主题欠明确,得分偏低就在所难免。   定律二:写身边事(或人)。笔者在参加高考阅卷时发现不少考生喜欢编成人故事, 但中学生对成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了解难免肤浅,所以所编的故事往往老套而漏洞百出,很难得到高分。更有意思的是有些考生还在试卷上注明:“我曾经在XX报纸(或XX电视台)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这等于告诉阅卷者——我这作文是“借”来的。“身边事”毕竟为我们最熟知,所以叙写起来也最驾轻就熟,用不着胡编乱造。另外,即使是写寓言、童话、戏剧、科幻之类,也应该以我们熟知的生活为蓝本。   定律三:写真情实感。叶圣陶先生说:“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求学说老实话。”这句话是针对老师的教学说的,但同样适用于我们学生。因为只有写真情实感,我们的文章才具有个性,才具有感染力;只有个性和感染力才能打动阅卷者,才能得高分。 如果写议论文 必须注意论据材料的鲜活: (1)举别人很少举过甚至没有举过的事例,如救灾英雄、科技精英、仁术医生、公安干警、爱心人士、体育新星、中华达人、微博红人等等。 (2)引用别人很少引用甚至没有引过的古诗文或中外名言警句。 (3)摆出报刊上披露的有说服力的数据。这一条极少有人重视,摆得好,会很引人注目。要做到这一条,平时要注意搜集、积累。 要想“取材鲜活”,必须掌握以下原则: (1)多选有细节的小故事,少选浮泛的大事件; (2)多选贴近现实的,少选古代历史的; (3)多选有独特个性的,少选大家都熟悉的; (4)多选正面积极的,少选反面消极的。 七种谋篇布局 1、关键词式 下笔之前选取一系列关键词,围绕关键词一一述说,便可铺展开整篇文章的局势,既简洁明了又全面周致,是不错的方法。 比如2008年河北考生的高考作文《大爱无声》,开篇表明中心论点“地震中我们用坚强、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歌——大爱无声”,然后以三个关键词领起文章的三个部分: A.师魂; B.责任; C.无私。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一名在地震中舍己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用铁的脊梁擎起了学生希望的天空,用坚强的臂膀挽起了学生弱小的生命,用爱心重建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展现伟大的“师魂”; 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您对百姓的关心”,歌颂爱民如子、日夜劳碌在救灾第一线的国家总理; 第三部分写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那洒脱的纵身一跃,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诚的爱国之心”,赞美全然忘我、无私奉献的子弟兵——三个部分都紧扣关键词,在展示灾区典型事件的同时,对“大爱”的主题进行升华。 这篇文章巧用关键词布局,既展示现象,又抒写感悟,事例充实,感情充沛。 【运用指南】 以“关键词”谋篇布局,重在掌握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对核心词语加以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词。 实感提取关键词困难的考生,不妨尝试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关键词,如“和谐”“爱心”“创新”“进取”等。像这样一些社会热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只要在具体文章中,将这样一些意义宏大的关键词结合题目限制、个人实际来谈,就可以写出立意高远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此外,考生还可以考虑结合个人的兴趣点来提取关键词,如“叛逆”“友情”“成长”等。对自己一直关注的东西提取一二,接着再对其加以论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很容易就出来。 2、条件式 条件式布局,即以若干简洁的条件句将题意拓展开来,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 比如2008年全国卷乙卷满分作文《等待》,先顺着材料入题——“被游客赶走的老鹰,并没有立刻飞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机会的到来。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换来了成功,由此可见等待也是一种成功”。接着进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分解成四个分论点: A.等待需要耐心; B.等待也需要自信; C.等待更需要勇气; D.等待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以上句子各领起一段论述,四个段落间构成排比段。这样的结构整体性很强,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运用指南】 在“条件式”结构中,中心论点是“结果”,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 考生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妨围绕中心论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用来铺开文章的“条件”自然可以生成。 就以上面所举作文为例,可以在设定“等待也是一种成功”的中心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