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思维规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本思维规律

我们的思维需要遵守的基本规律有三条: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逻辑规律有无限多条,但这三条规律对于思维来讲是最简洁和最常用的,因而它们对于思维具有根本性意义。 实例分析1 古希腊的欧布里德问某人:“你认识你的父亲吗?” 那人回答:“认识。” 欧布里德叫那个人的父亲隐藏在帷幕后面,再问他:“你认识这个人吗?” 那人由于不知帷幕后面是谁,因而回答:“不认识。” 欧布里德说:我已经证明,你不认识自己的父亲。 请问,欧布里德在玩弄什么把戏? 实例分析2 缅甸南部有个名叫缅尔古的群岛,这里的居民计算年龄的方法很特别。婴儿一生下来,就算60岁。以后每满一周岁,就减去1岁,活了60年,竟变成0岁。往后,先加10岁,再逐年减。 于是,岛上出现这样的怪事:一位3岁的老婆婆送她52岁的孙子去上学。 请问,你觉得他们的年龄计算法奇怪吗?为什么? 实例分析3 古希腊的麦加拉学派曾提出如下“狗父论”。 这是一只狗,它是一个父亲。它是你的,所以它是你的父亲。你打它,就是打自己的父亲。 请问,狗父论有何问题? 实例分析1 “要写好这个戏,困难很大。我们几人都没有从事过文艺创作。老李虽然写过几篇小说,但写戏还是第一次。不过,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任务。” “所谓信念就是一种坚信不移的观念。世界上有没有信念一类的东西?我可以肯定说是没有的。” 实例分析2 1979年,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抢劫杀人案件进行二审判决。判决书最后几句是这样的:“经审议,某某区人民法院判决案犯××死刑,是罪有应得、完全正确的。本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请分析该判决书是否存在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落体理论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先落地。该理论在逻辑上能够成立吗? 实例分析3 甲对乙说:“近来,我儿子总做些不正常的事,也不听我的话,他说他只听白痴的话。求求你好好劝劝我儿子吧!” 乙:…… 实例分析1 前苏联作家卡达耶夫1932年出版一本长篇小说,即《时间呀,前进!》。书中描写一位青年突击队长用一种机器在较短时间里生产出大量混凝土,工地的总工程师认为这是胡来、瞎搞。他们进行如下一段对话。 青年突击队长:“那么,你禁止这种工作了?” 总工程师:“我并不禁止。” 青年突击队长:“这就是说,你允许这种工作?” 总工程师:“不,不。” 青年突击队长:“那么,何以理解呢?” 总工程师:“就算长辈对你的忠告吧!” 实例分析2 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女主人公波西娅有金、银、铜等三只盒子,其中一只盒里放有波西娅的肖像。波西娅在每只盒盖上各写一句话: 金盒:肖像在这只盒里。 银盒:肖像不在这只盒里。 铜盒:肖像不在金盒里。 波西娅向求婚者交底说,这三句话只有一句为真。你认为肖像在哪只盒子里,为什么? 实例分析3 一家珠宝店被盗。经查,肯定是甲乙丙丁之中的某一人所为。审讯中,他们四人说: 甲:“我不是案犯。” 乙:“丁是案犯。” 丙:“乙是案犯。” 丁:“我不是案犯。” 后来查明,他们四人只有一人说真话。 请问,谁是案犯,为什么? 再问,假如他们四人只有一人说假话呢? 实例分析4 甲、乙、丙、丁等四人讨论一块地种什么庄稼好。 甲说应该种小麦,但经过仔细考虑,他又说不应该种小麦。 针对甲,乙说:“你的两种意见,我都不同意。” 丙说:“我看种小麦好。” 丁说:“我看还是种油菜好。” 针对丙和丁,乙又说:“你们两人的意见,我都不同意。” 请分析他们四人的话语中有无逻辑错误。 实例分析5 某甲花钱买官,上任后去拜见上司。上司问:“贵县的风土怎样?” “本县风沙不大,尘土甚少。”某甲回答。 “百姓呢?” “白杏有两株,红杏倒不少。” 上司有点火了:“我不是问杏树,问的是黎庶。” 某甲连忙答道:“噢!梨树很多,只是结的果子小。” 上司大怒:“呸!我不是问什么梨树、杏树,我是问你的小民。” 某甲恭敬地站起来答道:“啊!问小名?下官的小名叫狗子。” 请问,某甲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 * 第十章 基本思维规律 一、同一律 (一)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任何思想都与其自身相等同。其形式是: A是A 现代逻辑通常表示为: A→A (二)同一律的要求 1. 概念必须保持同一。否则,就是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例如, 司马光夫人说:“我要出去看花灯。” 司马光说:“家里有这么多灯,何必出去看呢?” 司马夫人说:“我还想看看游人。” 司马光说:“家中有这么多人,何必出去看啊?” 混淆概念或偷换概念的手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1)用相似语词表达不同概念来混淆或偷换概念。例如,把一个思想、观念或观点视为××主义,等等。 (2)用同一语词表达不同概念来混淆或偷换概念。例如,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是群众,所以,我是真正的英雄。 (3)用孤立片面、似是而非甚至毫不相

文档评论(0)

118zhuanq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