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论文.doc

  论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论文 摘 要: 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是著名作曲家温德清所作。作品既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的太极功夫又极富现代感。作品中大量运用了中国的国粹——京剧中独特的乐器和音色,使京剧锣鼓和西洋打击乐器相融合,将时空和地域的界线模糊,使听者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感受到速度与音响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撼。 关键词: 《功夫》;组合打击乐;演奏方法 一、作品简介 近几年内我演奏了很多现代打击乐作品,现代组合打击乐独奏《功夫》是一首令我十分欣喜的作品。这首作品的灵感来自于中国京剧中的声响和对于功夫主观和客观的理解,阴、阳以及音色和节奏的多样性变化贯穿了整个乐曲。2005年5月,应作者之邀,我在上海的《上海之春》演奏了这首作品..毕业,这也是该作品在中国的首演,获得了强烈的反响,深受广大打击乐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此后,该作品在国内外各种音乐会上频繁出现,在各类比赛中被很多参赛选手作为参赛曲目进行演奏。此曲是当时旅居瑞士的著名华裔作曲家温德清所作。作品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中国的太极功夫又极富现代感并大量运用了中国的国粹——京剧中独特的乐器和音色,让京剧锣鼓和西洋打击乐器相融合,将时空和地域的界线模糊,使听者在纵横交错的空间中感受到速度与音响带来的强烈冲击和震撼。 功夫,对于演奏者而言意味着技能。在中国的太极武术中,功夫分两极:柔和的为阴极,而阳刚的便为阳极。在功夫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便是气了,工夫中的气可解释为呼吸、气息、空气、力量、能量、集中、专注等。在功夫中,叫喊是一种集中能量的方法。演奏者发出的有韵律的声音是模仿于中国民间打击乐器发声时的一种口头表述语。 《功夫》是一首打击乐组合的独奏曲目,所运用的乐器非常多:1个大军鼓、3个康加鼓、2个邦戈鼓、1面大锣、1个芒锣、1个小锣、2套两锣、1台颤音琴、4面吊镲、1个踩镲、1套5锣、1台马林巴、1套木鱼、1个三角铁、1个竹风铃、1个铁风铃,还用到3副槌,分别为中硬、双性和硬锤,还有一把弓。演奏者在一堆围成圈的乐器中,已经显得非常渺小。 此曲把中国的太极功夫描写的淋漓尽致,并紧紧联结中国的太极功夫,把整首作品一分为二,又合二为一。在太极 图1:《功夫》乐器位置图 中,就是把无极分为阴极与阳极,再由阴极与阳极而合成,变为无极。在此曲中则是把一首乐曲分为两方,一方为乐器,一方为演奏者,再通过演奏者的表现,把乐器运用的恰到好处,使人物合一。 《功夫》在动与静间循环,在阴与阳间反复,人与乐器达为一体,使人籁的意义凸显于无形与有形的追索之中。 二、我对于《功夫》的理解及演奏 乐曲开始,在一束昏暗的舞台灯光下,在一大圈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器中,演奏者沉思许久,慢慢抬起双手向大鼓缓缓推去,就像太极招式中的“推揉”。两手下去,虽轻,但力量却在。在太极功夫中,阴阳以相融的方式表现为“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毕业阴与阳相互包含,两种对立因素在同一动作中以和谐的运动方式呈现出来。运动时柔非软弱无力,刚非一硬到底,即“刚柔相济”。演奏的动作要做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太虚则轻浮,易失去平衡;太实则动作必定呆滞。接着是大军鼓和3个康加鼓2个邦戈鼓的滚奏,一个又一个的颗粒融为一个整体,是点是圈让人捉摸不定。随着鼓声渐渐响起,演奏者一手拍三面吊镲,一手拍鼓,口中一记呐喊,使曲目的开头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如同一缕细细的山泉,经由滴滴水珠汇入,渐渐流下小丘,渐渐湍急。这时演奏者拿起琴槌,演奏出马林巴清脆悦耳如溪流般的旋律,仿佛溪流已经越流越宽阔。一记锣声伴随着演奏者的一声呐喊,似乎习武者已经立定,开始在晨暮中习武。 此刻乃是节奏与旋律的结合,如同太极功夫刚柔相济一样,节奏为刚,旋律为柔。此时虽是旋律,可在演奏者敲下音符的那一刹那的动作便变成了节奏。它通过运动中虚实、刚柔、动静、疾徐、轻重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来表现,产生比一般运动更为深刻、更为复杂,也更富于变化的美。紧跟着便出现了木鱼和锣,以及颤音琴夹杂在马林巴中,木质的声音和金属的声音交融在一起,旋律的无调性加上节奏的变化,产生了抗衡。在这抗衡之际,演奏者发出了呐喊,相互交织在一起,产生了抗衡的美。 演奏者用弓在金属打击乐器上奏出的泛音,给喧闹过后的寂静增添了一丝喘息。看上去动作虽慢,可完成这个动作却是流汗不气喘。手中的弓不可拿得过松,更不可过紧。太松则容易跌落,太紧则容易僵硬,力道必须适中,否则也不能取得合适的泛音。尔后用手轻轻触碰铁风铃,像是寂静的夜晚突然掠过一阵微风。所谓颤音琴,就是可以发出颤音的琴,本来是带颤音的。作曲家为了使颤音真实,便选择了让演奏者用手的上下摆动,和嘴巴的一张一合来控制颤音,使得这首乐曲在此处再次出现了独特的技巧和音色。随后便是用手掌来击打颤音琴键,使得琴声变得温和朦胧,像是太极中的“阴”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