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东邻青.PDFVIP

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东邻青.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东邻青

概述 一 淄博市临淄区,位于山东省中部,鲁中山区北麓。东邻青州市,南接淄川区, 西连张店区、 桓台县,北靠博兴、广饶县。面积近668 平方公里,人口50 余万, 每平方公里741 人,为全省人口密集区之一。 临淄, 原名营丘,公元前859 年,齐献公更名临淄。周为齐国都城,汉为齐 王首府,三国时为青州治所,隋、唐时为大郡驻地,此后为县。1970 年改称临淄 区,辖18 个乡镇,420 个自然村。 1974 年,区政府机关移至辛店。辛店是70 年代崛起的新兴城镇,东傍淄河, 南依群山,北靠广阔平原,居鲁中交通要冲,水源充足,地面平缓,而且地质结 构无活动断裂带,系新建城市的理想之地,现已成为石油化工新型城市。 临淄地势,南高北低,西高东低,南部系低山缓陵,北部为广阔平原,山丘 占27.9%,平原占72.1% 。境内山丘属鲁山山脉,有大小山峰20 余座。河流,属小 清河水系,淄河南育北发,穿越临淄东部;乌河源于本区黄山脚下,穿流西部; 还有蜿蜒曲折的十余条河流,纵贯全区,另有名泉龙池和天齐渊。气候,属北温 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气温12.2℃,年均降水量652.9 毫米, 无霜期206 天,适宜自然生物的繁殖生长。 自然资源丰富。土地广阔平坦,质地良好,自古就有“膏腴之地”的美称。 汉武帝曾说:“独临淄十万户,天下膏腴地,莫盛齐者矣。”现有耕地60 余万亩, 其中一、 二级土地占50% 以上;垦殖率为65.8%,比全省平均高18.9%。地下水较 富裕,总储量约5~6 亿立方米,水质好,易开采。地下矿藏多,西部有铁矿,储 量约1.1 亿吨;中北部为煤田,储量约4.4 亿吨;南部山区为石灰石矿;另外还有 铜、钴、粘土、铝土矿,都具有开采价值。 二 临淄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自古 就以“蚕桑女红”闻名,有“冠带衣履天下”之称,近现代又是鲁中粮仓。20 世 纪60 年代中期,全国石油化工基地之一的齐鲁石油化学工业公司在此兴建,又成 为当今国内的新兴石油化工之城。 临淄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为历代产粮重地, 北魏高阳太守贾思勰所著《齐 民要术》,即是此地经验的总结。然而在旧社会,由于封建制度的束缚和频繁的 战争,致使农业发展缓慢。新中国建立后,党和政府领导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和农 业合作化运动,从而使农业获得迅速发展。到70 年代后期,全区基本实现了农业 机械化和水利化,拥有拖拉机5600 多台,平均每万户98 台,居全省首位,机耕面 积达90% 以上,水浇面积达85% 以上,成为重要产粮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济, 出现了粮、瓜、菜、果丰产,猪、牛、羊、鸡兴旺的新局面。1985 年,全区粮食 总产4.88 亿斤,每亩单产1167 斤,列全省高产县(区)之一。生猪存栏12 万头,瓜 菜面积7.7 万亩, 农业总产值1.6 亿多元 (1980 年不变价) ,是1949 年的9.5 倍, 1976 年的2 倍。 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 向国家交售粮食4.59 亿斤, 列淄博市各 区县之前。 林业发展也很快,1985 年森林覆盖率为16.4%,被评为全国平原绿化 先进单位。 临淄手工业发端较早,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即为全国冶铁、纺织基地之一。西 汉时期成为“齐临淄十万户,市租千金,巨于长安”的大城市。自西晋以后,随 着政治中心的转移和战争的破坏,临淄手工业逐渐衰退。清朝末年,特别是1904 年胶济铁路建成通车后,临淄的工业又开始复苏,民国时期,略有发展,但在抗 日战争中被摧残殆尽。 新中国建立后, 因注重粮食生产,工业生产发展缓慢, 1965 年工业产值515 万元,仅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15%。60 年代中期,齐鲁石化 公司在临淄兴建,为工业发展创造条件。从70 年代起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