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一第二讲王安石变法.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一第二讲王安石变法

选修一 第二讲 王安石变法 【选修要求】1、加强对必修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拓展,必须温习相应的必修课本内容; 2、通过对一类改革的范例教学,进行思维建模,掌握同类问题的通用方法。 【课标要求】(1)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2)归纳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 (3)评价其历史作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变法的历史背景;归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变法的历史作用 2.通过探讨商鞅变法的学习,自己分析背景、成功原因、历史作用。 3.培养学生敢于为变法献身的三不足精神。 【课前预习】 与必修的联系: 必修1 第 3 课:北宋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必修2第2—3课:手工业(瓷器)和商业的发展(3个表现); 3、必修3 第3课: 宋理学和心学 两宋知识结构: 二、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在课本上标注要点) 1、阅读第一课,试从社会政治、经济、军事、经验教训借鉴等方面概括出现变法的原因。 阅读课本第二课: 加强对各变法内容的作用分析。(理解主要措施:青苗法、募役法、保甲法、改革科举)。 王安石变法针对士、农、兵、商的改革措施各有哪些? 对隋唐科举制与北宋改革科举制的内容进行比较,看发生的变化。北宋时期,王安石发动了旨在改革北宋建国以来积弊的一场改革,但并未处理好具体实行的问题以及与反对者的关系,所以当时和后人对其变法褒贬不一。阅读下列材料: 据材料一,司马光对王安石变法态度如何?据材料二分析其所持态度的原因。(分) 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态度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分) 据材料四概括易中天的观点。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6分) (1)背景不同:商鞅变法发生在新旧交替的社会大变革时期;王安石变法则发生在北宋中期统治危机四伏时。 (2)根本目的不同:商鞅变法要从根本上废除旧制度,建立新制度;王安石变法则是为了挽救北宋统治危机,部分调整生产关系。 (3)性质不同:商鞅变法是一场封建化的运动;王安石变法则是对封建社会内部矛盾进行局部调整的改革。 2、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 见课件 【自主探究二】(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 (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 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 【自主探究三】.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宽富而困贫”“使农民失业”等关键语可以判断出其反对变法的态度,依据材料二中“分地计量”、“以地之等,均定税数”等有效信息可知其反对变法的原因;第(2)问依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概括;第(3)问要依据材料四归纳概括易中天的观点,对其观点的评价可自由发挥,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1)反对。实行免役法和方田均税法等措施,触动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2)肯定。因为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的改革,目的是为变法制造舆论。 (3)观点:变法帮了腐败的忙。(意思相近即可) 第一种答案:不正确。因为评价改革要放到当时特定的时代中去,从当时来看,变法是必要的,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腐败,这不是王安石变法本身造成的,腐败的根源是由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决定的。第二种答案:有一定道理。因为在新法推行过程中,出现了用人不当的现象,危害了百姓的利益,引起人民的反抗,这是变法失败的原因之一。(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课后检测】 【答案】 ①冗官。 ②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 农民得以安心生产(保证生产时间);政府财政收入大为增加。 ③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 其他原因: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 ④持肯定意见: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国家收入,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于改变北宋“积贫”状况起到一定作用。持否定意见:王安石变法既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百姓的利益,其变法的理念与措施脱离了当时实际。 【点拨】 ①北宋“积贫积弱”的原因在于“三冗”,阅读材料容易看出材料已经指出了“冗费”和“冗兵”两点,还有重要一项当然就是“冗官”了。 ②第一问调动、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即可回答,第二问通过细读材料,可以从“民”和“国”两个方面概括。 ③本问理解材料需要有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阶级分析的观点,苏辙和司马光反对变法都是站在大地主大官僚的阶级立场上的。 ④本问设问具有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做到史论结合即可。考察了农奴制及俄国1861年改革相关史实。第一问从材料“俄罗斯”以及诗中人民的地位可以看出是落后的农奴制度。第二问作者的态度通过诗中作者的感情色彩可以看出作者持批判反对态度。第二小问答出农奴制的落后。第三问主要联系后来的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获得种种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