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概要1.ppt

专题二十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概要1.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二十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概要1

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三个阶段 二、曲折发展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破坏)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和“文化大革命” 国民党退守台湾后,长期紧张,互不承认,但蒋家父子与大陆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省。 拓展与延伸 * 世界: 中国: 1949年~1956年 1956年~1966年 1966年~1976年 1978年~~今 1917年~今 现代史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文化大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49年~今 现代中国 近代史 世界: 中国: 15、16世纪~1917年 1840年~1949年 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二:现代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 考点三:“文化大革命” 考点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 考点五:“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 一、起步发展阶段(1949-1956):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7-1976): 三、逐步完善阶段(1978年后): 民主政治框架建立:一部宪法三大制度 民主政治遭到破坏 民主法制建设步伐加快(制度化、程序化) 一、起步发展阶段(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 (一)背景: 新中国的成立(政治保障) (二)内容: 一部宪法(法律建设) 三大制度(制度建设) (三)意义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1、历史条件: 2、成立标志: 3、历史意义: 军事、政治、理论、民心、组织 开国大典 三个“新” 一、起步发展阶段(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 (二)内容:一部宪法、三大制度 1、1954年宪法(法律建设) 1)性质: 2)内容: 3)意义: 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国家性质、根本政治制度、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一、起步发展阶段(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 (1)现实意义:加强人民民主专政,巩固革命和建设成果,提高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2)理论意义: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和建设经验总结,是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保证。 思考: 中国近现代史上不同政权曾颁布哪三部具有进步意义的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维护民主共和进步历史意义。 《共同纲领》:确立了中国新型国家的架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社会主义两大原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法律。 这些宪法文献都起了推进政治民主化的作用。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三大制度(制度建设) (根本政治制度) (政党制度 ) (民族政策 ) (二)内容:一部宪法、三大制度 1、1954年宪法(法律建设)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一、起步发展阶段(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 (三)意义: 中国特色政治体系基本框架建立。 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各方面向前发展。 考向 (二)内容:一部宪法、三大制度 (一)背景:新中国的成立 一、起步发展阶段(新中国初期政治建设 ) 高频考点 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建设 命题立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框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同时又吸纳了人类政治文明的优秀成果,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成果。 现实链接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法制不断完善,人权得到充分的保障。结合“两会”内容,隐性考查时政热点,这是高考命题的特点。 (2007·海南高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  )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共产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政策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解题指导】 本题所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主要政治制度,从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在国家机关任职情况可判断。 C 高频考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命题立意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既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又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现实链接 民族关系是近几年来高考的热点内容,联系“藏独”、“疆独”势力分裂祖国的活动,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驳斥、否定分裂国家的言论和活动。 (2009·广东高考)《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