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上册第16课.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上册第16课

第16课 达游中学 孔跃 1、古代的书院教育 书院教育是古代进行教育、学术研究和书籍校勘的重要场所,形成于唐末,宋代开始走向兴盛。 北宋四大书院为衡阳石鼓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湖南就有两个。 元明时期湖南的书院有了很大的发展。到清代,湖南的书院达310所,几乎每个县都有书院。 书院教育倡导自学、思考、问难和论辨,注重将儒家经典的传授同个人修养、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成为湖湘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的门联对其贡献作出了最好的评价。 书院教育人才辈出: 张栻——理学派 蔡汝南——心学派 王夫之——唯物主义思想家 陶澎、魏源——经世改革派 曾国藩、左宗棠——湘军集团和洋务派 唐才常、熊希龄——维新派 黄兴、蔡锷——民主革命先驱 王夫之 王夫子(1619~1692) 中国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号船山先生,湖南衡阳人。 他一生坚持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战斗精神,以开“六经”生面而振兴民族为己任。 他建立了“行先知后”、 “知行相资以为用”、 “知行并进而有功” 的唯物主义的知行 统一学说,达到了 中国古代朴素唯物 主义知行观的最高峰。 2、湖湘学派的产生 湖湘学派是南宋时在湖南形成的一个重要的理学流派。 理学:宋明时期中国哲学的主要代表形态。 湖湘学派的学风主要体现在:尊奉理学,注重经世务实,对其他学派持兼容并蓄态度。 湖湘学派的思想和学风,历经千百年,造就了一代代求真务实,敢为人先的人才群体,对湖湘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形成期 理学思潮的兴起,标志着一种更具有综合性的新儒学的文化形态出现,又由于文化重心南移和儒学地域化,必然使这种以儒家为核心、综合释道的文化形态在南方繁衍、发展。 最终,中国文化的这三重重要演进促使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地方学术形态-----湖湘文化的形成和崛起,并在日后大放光彩。 主要内容 对湖湘文化精髓的概括而言,学术界比较公认且较为典型的有二。 一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经世致用、实事求是”; 二是“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兼收并蓄”。 ——(周伯华《中国经济时报·大力弘扬湖湘文化优秀传统》2006年3月7日) 3、陶澎的经世致用思想 鸦片战争前,湖南形成了以陶澎、魏源、贺长龄为代表的湘系经世派。他们主张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治世之道。 经世:经国济世,强调要有远大理想抱负志存高远,胸怀天下。 致用:学用结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脚踏实地,注重实效。 经世派的主要思想有: 一是鄙弃空谈,学以致用; 二是针砭时政,除弊革新; 三是重视调查,实事求是; 四是学习西方,“以夷致夷”; 五是借鉴历史,研讨大政。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是儒家文化的一个共同特征,并不能凸显湖湘文化的地域特色。 “经世”最早出自《庄子》“春秋经世,先王之志”;“致用”出自《周易》“精义入神,以致用也”。“经世”即“经国济世”,强调要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求解治国之道;“致用”即“学以致用”,要求积极入世、致力社会实践。 经世致用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思潮和精神,发端于宋代,形成于明末清初,以王船山、顾炎武为代表,从本质上讲,“经世致用”是儒家文化实用主义特征的概括。 历代儒士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就是对经世致用的最好注脚。 湖湘文化,作为儒家文化地域化的一个分支,必然带有儒家文化这一本质特征。 百折不饶 “百折不挠”是湖湘文化作用于文化个体的集中体现。“百折不挠”,出自《蔡中郎集·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借用“百折不挠”来概括湖南人独特的群体性格,是对湖南人这种中国独无仅有的“霸蛮、血性”等特征的提升。 百折不饶 明清以来,湖湘文化横空出世,孕育了一大批为追求理想信念而坚忍执著,严守民族气节而舍生取义,战胜困难而刚烈雄健的湖湘精英,引起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瞩目。 湖南这种英才辈出的现象,既有“楚虽三户,亡秦必楚”、“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式的使命感又是湖湘文化“筚路蓝缕”、奋发图强的深刻写照,是湖湘文化在文化个体身上打下的文化烙印。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儒学本来存在的一种治学方式。 “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明代王船山提出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