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料质量过程控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猪料质量过程控制

猪料质量过程控制 湖南片区:黄水生问题? 经常: 适口性问题:饲料颗粒硬度、溶水性等。。。; 拉稀问题:消化率引起(熟化度不够、粉碎粒度太粗-筛片破了。。。); 外观问题:锅巴料、花料、气味。。。; 。。。。。。 生产质量问题---引起的市场投诉! 方案 为加强猪料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的控制,保证猪料产品的稳定及出厂产品合格,就制定了产品过程控制的质量标准及简单易行的检验方法和操作要点: 让生产各岗位一线员工能对其所负责工序段的过程产品是否合格做出快速简单判断,并及时做出改进,避免不合格过程品流入下一工序段,以及流入市场而引起退货; 员工进行自检和品管监督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控制; 猪料生产过程控制中心 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中心的控制指标 原料粉碎粒度的控制 控制人员:中控工(巡仓工、投料粉碎工)、现场品管; 猪料原料粉碎粒度控制要求:乳仔猪料小于350um、中大猪及母猪400-500um;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 1)九层法:集团九层筛分法检测,由现场品管每月检测两次,确定筛片孔径大小; 2)现场过筛法:中控或巡仓或投料,开始粉碎时及之后每1小时取样用标准筛检查,现场检查全过14目标准筛(中大猪及母猪全过12目筛); 原料粉碎粒度的控制 控制要求: 品管检测确定筛片标准使用要求,如:乳仔猪原料粉碎1.5*1.5(粉碎机功率大小); 员工现场自检,发现问题立即改进; 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案例: 粉碎筛片使用错误; 破筛、锤片及筛网的磨损问题; 乳仔猪料玉米粉碎粒度检测结果如右); 猪料颗粒硬度的控制 控制人员:制粒工(打包工)、现场质管; 猪料颗粒硬度的控制标准:乳猪料颗粒硬度1-2.0kg/cm2,仔中大及种猪料硬度1.5-3.0kg/cm2或14.7-29.4牛/cm2 ;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由制粒工开机正常后对冷却颗粒用谷物硬度计进行硬度检测,打包工打包前进行检测,品管抽检; 猪料颗粒硬度的控制 控制要求: 自检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现场质管每批次抽样进行检测、记录、分析; 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案例: 环模的错误使用问题; 不同的制粒工操作差异造成的颗粒硬度变化问题; 配方变化造成的颗粒硬度变化问题; 不同厂家的环模造成的猪料颗粒硬度问题; 颗粒硬度检测结果如右; 猪料溶水性的控制 控制人员:制粒工(打包工)、现场质管; 猪料溶水性的控制标准:3分钟内全溶;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由制粒工/打包工开机正常后对冷却颗粒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现场质管每批次抽样进行检测、记录、分析; 饲料的溶水性同硬度相关,硬度越高溶水性越差。控制好硬度即可保证溶水性 猪料糊化度的控制 控制人员:制粒工(打包工)、现场质管; 猪料糊化度的控制标准:保育料糊化度≥40%(体积法≥ 250ml),小猪料糊化度≥25%(体积法≥ 210ml),中大猪料≥20%(体积法≥ 180ml);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 淀粉糊化度:由品管按集团〈淀粉糊化度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快速法(体积法):由制粒工/打包工开机正常后对冷却颗粒进行检测,现场质管每批次抽样进行检测、记录、分析; 猪料糊化度的控制 控制要求: 自检合格后方可继续生产; 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案例: 粉碎粒度的问题; 调质时间的问题,调质蒸汽量的问题; 乳仔猪料糊化度检测结果如下; 膨化玉米质量的控制 控制人员:膨化工、现场质管; 膨化玉米控制标准:糊化度大于90%,容重小于400g(体积法〉350ml、400ml水);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 1)糊化度检测:由品管检测。确定相应的膨化加工工艺参数; 2)容重检测(现场快速法):谷物容重的检测方法,开机正常出料5-10分钟内、中期及后期各抽检一次容重并记录。品管抽检; 3)体积法:同猪料糊化度快速检测方法; 膨化玉米质量的控制 控制要求: 膨化工自检容重发现不合格时及时报告当班品管人员,并采取相应方法及时改进(如降低喂料速度、调质温度、调整出料口直径等),直至合格才正式生产; 生产完毕后,由现场品管抽样检测容重,验收合格的入库使用,不达标的降为普通玉米使用且不计算膨化工资(膨化工人的考核方案如右); 发现的问题及改进案例: 膨化前粉碎筛片问题; 膨化过程加水的问题; 没有使用压力环的问题; 膨化玉米容重检测结果如右; 膨化大豆质量的控制 控制人员:膨化工、现场质管; 膨化大豆控制标准:脲酶0.02≤ ΔPH≤0.2,酚红法20分钟无红点; 检测方法和检测频次: 1)脲酶PH增值法的检测:膨化大豆脲酶检测法(集团),由品管检测; 2)脲酶定性检测-酚红法(现场快速法):开机正常出料5-10分钟内、中间及结束前自检。结束后品管抽检; 控制要求:膨化工现场检测不合格立即改进。结束后由现场品管员随机抽样检测合格的入库使用,不合格不算产量; 其他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