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复习课).ppt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复习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复习课)

新中国文艺:“双百”方针的提出 “双百”方针的提出: 1956年4月28日,毛泽东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 “双百”方针提出的原因: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要调动知识分子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双百”方针的内容、实质:提倡文学艺术、科学研究领域,有独立思考和辩论自由,有创作和批评的自由,有发表意见和保留意见的自由 *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社会主义制度和经济高速发展促进了科技发展; 2、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制定科技发展战略和规划,重视科技人才。 3、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献;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积极吸取国际相关科研成果。 (原因规律认识:政治保障、经济(生产力)发展、政府指导(方针政策)、主观努力、外部(国际)环境条件------等) ------(教育发展奠定人才基础等等) (注意各阶段的战略规划差异) 归纳新中国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意义? (1)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和平环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2)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4)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知识点结合背书☆ 1. “两弹一星” 指: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 背景、目的: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想要扼杀新生的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苏争霸,世界局势紧张。为了冲破美苏------技术的垄断,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安定的环境。) 2、载人航天技术、杂交水稻、计算机、生物技术 时间 背景 战略重点 成就 1949-1976 国际环境恶劣,美国敌视,中苏恶化.为巩固国防,维护安全 重点发展“两弹一星”,加快国防科技发展 “两弹一星” 1976特别1978后 国内: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深入科技现代化为首务; 国际:和平发展成时代主题,以经济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激烈 强调科技与经济结合,发挥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原子能、航天技术、计算机等高科技与世界差距明显缩小 两弹元勋 杂交水稻之父 导弹之父 863计划 科技远景规划 星火计划 把原子能、火箭和电子计算机等高科技列为发展重点 追踪世界高技术发展 袁隆平 钱学森 邓稼先 依靠科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计划 1.50年代成就: (科学领域: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文学艺术领域:《茶馆》、《蔡文姬》、《青春之歌》、《三里湾》 《五朵金花》、《女篮五号》、《青春之歌》、《红日》、《北国江南》) 2.遭遇挫折:1957年反右斗争扩大化后,“双百”方针的贯彻受到严重干扰和损害;1964年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双百”方针再次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 3.重现春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恢复“双百”方针为中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指导方针,科学文化领域重新迸发出勃勃生机。 “双百方针”的贯彻 2011年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大繁荣决定。 (具体方针和成就划书,补充): ------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新时期 “文革”时期 新中国建立初期 概况 特征 阶段 奠基 措施:①建立人民教育事业;②毛泽东提出教育方针;③建立两种教育制度。成效:①形成较完整教育体系;②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 挫折 表现:①师生卷入扫四旧批走资派活动;②停课闹革命;③废高考,招工农兵学员。影响:①使中国教育受极大破坏,②专门人才奇缺,③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④与发达国家差距拉大。 复兴 ①邓小平恢复高考制度;②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国战略;③提出“三个面向”方针;④制定《义务教育法》,普及义务教育;⑤90年代实施“211工程”;⑥社会力量办学,启动“希望工程”;⑦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极不寻常的时期,当时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为抵制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和核讹诈,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制定的决策是(  ) A.科教兴国     B.863计划 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 课堂限时作业(12道,每道50秒) 2.“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对当时中国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  ) A.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B.增强了中国的国防实力 C.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D.中国科技水平世界领先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3、(2011·潍坊市一模)观察下图,对其反映的事件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其主要目的是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