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救护(杨晓仙)2.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场救护(杨晓仙)2

心肺复苏有效指征 红了 动了 跳了 为避免施救者过度劳累…. 条件允许时: 每2分钟转换一次,每次转换的时间均不应超过5秒 侧 卧 位 1 2 3 心肺复苏可终止的条件 伤病员恢复自主呼吸和心跳 -----活了 医务人员确定被救者已死亡 -----死了 有专业医务人员接替抢救 -----来了 施救超过30分钟,精疲力尽 -----累了 注 意 事 项 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人文关怀 须在坚硬平坦处实施 尽量减少搬动,注意保护颈椎 现场施救争分夺秒,不因判断浪费时间 严禁在正常人身上进行练习 1分钟内 ---- 90% 5分钟内 ---- 50% 12分钟后---- 2~5% 实施越早,效果越好! 早期心脏电除颤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讨 论 题 2006年12月10日相声大师马季去世 9:00 马季在卫生间发病 9:30 999接到求救电话 9:50 抢救在家中展开 10:00 被送到最近的医院 10:25 因心脏病突发去世 * 第2张、(温馨提示课堂纪律) 给大家半分钟时间看一下自己的通讯工具(手机、小灵通),谢谢大家配合。创伤操作需要两两结对,请大家找好搭档,以便过会儿操作练习与考核。今天的课程现在就正式开始,先来看一下内容介绍。 * * 心跳呼吸骤停之后,我们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当中最早受到影响的就是大脑,大脑在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当中耐受缺血缺氧的时间最短,大脑一旦缺血缺氧4—6分钟,脑组织就开始发生损伤,超过10分钟就发生不可恢复的损害。其结果不外乎是死亡和植物状态。所以在心跳呼吸骤停缺血缺氧的状态下大脑受到的影响最早、影响也最大。那么在4—6分钟内,最好是在4分钟内进行抢救,才能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这4—6分钟就叫做“救命的黄金时间”。 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对心跳呼吸骤停的伤员就要立即施行正确的、有效的救护措施。 * 前面讲到伤病员处于意识丧失的危急状态,我们还要进一步判断伤病员是否有呼吸和心跳,以及进行后续的救护,此时应将伤病员调整成仰卧位。对于已经是仰卧位的伤病员就不需要进行此步操作了。 这组图是将伤病员从俯卧位调整至仰卧位的动作分解: 1、首先救护员位于伤病员一侧,将伤病员的双上肢向头部方向伸直,将伤病员远离救护员一侧的小腿放在另一侧的腿上,两腿交叉; 2、救护员一只手托住伤病员的后头颈部,另一只手插入远离救护员一侧伤病员的腋下或胯部,将伤病员整体翻转向救护员一侧,伤病员翻为仰卧位; 3、再将伤病员上肢置于身体两侧。 按扭:錯誤示範影片,超連結到影片檔,請以滑鼠點選,影片開啟後,可鍵盤輸入 Alt + Enter 畫面即會放大 利用背部和肩膀的力量 (不是腕部和肘部) 垂直向下壓迫胸部, 按扭:錯誤示範影片,超連結到影片檔,請以滑鼠點選,影片開啟後,可鍵盤輸入 Alt + Enter 畫面即會放大 * 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针对成人、儿童、婴儿略有不同,那么对“成人、儿童、婴儿”的划分是:8岁以上都按成人对待,1-8岁为儿童,1岁以内为婴儿。 前面已经讲到过的不同我们在这里回顾一下: 在判断意识时,对成人和儿童都进行“轻拍重喊”,对婴儿“拍打其足底”。 在打开气道时,成人气道打开的幅度为90度,儿童为60度,婴儿为30度。 在这里我们要讲到按压方面针对儿童: 按压部位仍旧是胸骨下1/2段。 按压方式是单手掌根或双手掌根重叠垂直向下用力 按压深度是胸廓前后径的1/3—1/2。 * 针对婴儿: 按压部位是两乳头连线下方水平; 按压方式是中指与无名指; 按压深度是胸廓前后径的1/3—1/2。 * * 经判断,伤病员没有呼吸,即伤病员处于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的状态(“三无症”),随即要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员张大嘴,包紧伤病员的嘴,同时将至于伤病员前额的手的食指与拇指捏住其鼻翼,使伤病员的鼻孔不能进出气体,然后吹气,时长1秒以上;吹气同时,救护员的眼睛要注视伤病员的胸廓,看到胸廓隆起即可停止吹气。随即救护员的嘴离开伤病员,同时松开伤病员的鼻翼,让伤病员呼气,约4秒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吹气和呼气一次。这样共吹气两口。 注意,不要吹气过量,以胸廓隆起为标准。过多吹气会造成多余气体进入伤病员的胃部,引起胃内容物返流,使伤病员窒息;同时还会使膈肌过度上抬,胸腔减小,影响血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