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辙董楠,营毒志 2015 年 12 月第35 番第6 期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Dec. 2015 Vol. 35 No.6
·大家专版·
李敏,女,青岛农业大学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1986 年 7 月毕业于山东农
业大学蔬菜学专业;1993 年6 月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蔬菜学专业;2005 年 6 月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
物营养学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04 年晋升为教授;2006 年9 月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
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高校三八红旗标兵、山东省三八红旗手、
青岛农业大学中惘建功十大标兵。山革省植物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园艺学会理事,北方园艺》、《青
岛农业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中国农业科学》、《微生物学通报》等杂志审稿人。
主要从事菌根学、蔬菜遗传育种与栽培生理研究以及教学与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和参加国
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5 项,主持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2 项,主持和参加省部级科研
项目 10 余项。在盆裁和大田条件下进行了 AM 真菌在瓜类、茄果类、薯芋类等蔬菜上的应用研究,表明
AM 具菌能有效促进这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着重研究了 AM 真菌对连作西瓜生长的影
响以及诱导西瓜抗枯萎病的机制,发现 AM 真菌能显著降低枯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从而减轻镰刀菌
对西瓜岛为害程度,减轻西瓜连作障碍。获省部级等科技成果奖6 项,其中,中国丛枝菌根研究2005
年获得山京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8 年获农业部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
论文90 余篇。主编教材2 部、副主编教材2 部,参编国家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l 教材3 部。获山东省
研究生教育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 项。
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和应用前景
李敏l ,王琳2
(1.青岛农业大学菌根生物技术研究所,山东青岛 2661ω;2. 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北京 100093)
摘 要 生物自起源开始就与其他生物建立共生体系、营共生生活、共同发挥生理生态作用,并一直协同进化
至今。微生物通过与其他生物的共生,在人类健康与发展、动物健康与生长发育、植物健康与生长发育、土壤
健康与土攘肥力、环境与食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持与生态平衡、生物的遗传与进化等方面发挥众多生理生态
作用。共生微生物通过直接合成激素和抗生素等次生代谢物质、调控植物相关基因表达和调节其他,生物的群
落结构等作用机制来发挥其功能,在医药与健康、农林牧渔业可持续生产与发展、食品加工与储藏、生态环保
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微生物;共生体;共生效应;作用机制;应用
中图分类号 。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l ∞5-7021(2015)06-删1 -09
doi: 10. 3969/j. issn. 1∞5 -702 1. 2015. 06. ∞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农业部公益行业项目(201303015)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2013GNCllOI4) ;
青岛市基础研究项目(13-1 -4 -143-jch)
作者简介:李敏 女.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生理以及菌根学教学与科研工作。 Tel:0532-880301 日,
E-mail: minli@qau.edu.cn
收稿日期:2015-10-25
2 35 卷
微生物学杂志
Symbiosis etTects , functioning mechanisms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s of symbionts form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other living organisms
LI Min I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