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以来丰都城市祠庙演变探究.pdf
2016年 9月 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Sep.2016
第38卷 第5期 Journalof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Sciences) VoL38 No.5
明清 以来丰都城市祠庙演变探究
杜芝明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摘 要 :丰都 “鬼神”文化的根基在平都山,祠庙为主要载体,而城市祠庙的发展演变又不断丰富着平都山
庙宇体系。明清以来 ,城市祠庙呈现如下特点:时间上 ,经历了明初、清初 、清末 (同治年间)、民国四次发展高潮 ;
空间上 ,逐步向城东、城西聚集 ,由山上向山下聚集 ,向城东聚集祠庙逐步纳入到平都山祠庙体系;内容上 ,儒、
释 、道及地方神祗皆有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类型上,主要有官方祭祀与其他类祠庙,形成了官方祭祀的两大区
域即以文教类(儒教)祠庙为主的城西与以自然神祗为主的城东(平都山脚)。这些特点是由战争、灾祸、经济发
展 、地理环境、祭祀便利性等决定的。
关键词:明清以来; 丰都; 祠庙 ; 平都山
中图分类号:K928.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16)05—0008一o7
丰都 “仙都”、“鬼城”、“幽冥之都”称呼根源于传 明初形成了丰都城市祠庙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说、祠庙、胜景及士大夫文人的相互传颂。 “鬼城”文 最早见于文献的祠庙是川主庙、土地庙、天福寺、
化在空间上 以平都山、县城为主,根基在平都山。历 文庙(县学)。
代以来,士大夫对平都山十分关注 ;近代 以来的研究 川主庙:“祀秦李冰。元至正间重修,碑记载 《旧
主要 围绕平都山展开,成果丰硕,而城市祠庙见于明 志》,今废。有明成化七年铸钟,现存 日川主崇应惠民
清 以来文献且研究相对阙如,故撰此文就教于方家。 大帝。土主庙:祀周巴蔓子,今毁。 《旧志》载:每年三
寺观乃佛教、道教神祗所居之处,祠庙乃名山大 月初七 日致祭,今废。有明成化年铸钟,现存 日土主
川 (百神)、先圣、先贤、忠孝节烈 以及 “凡有功德于民” 紫霄大帝。”
之人 (神)所居之所,其功用乃 “崇德报功、安佑神 天福寺,明嘉靖乙酉年(1525),黄洵在 《改建天福
灵”…。现实中,祠庙往往是不同神祗共 同居住之所, 寺记》中说:“丰都故有天福寺,为岁时朝贺所,远在西
具有宗教杂糅的特点,本文 “祠庙”即为此意。 郊,弗便趋跄。兵燹后仅存荒址。”_4可以看出,天福
寺始建时间最晚当于元代。嘉靖乙酉年的修复遵循
一 、 明及以前城市祠庙的发展 了以往形态,附属建筑也得以完善,成为士大夫朝拜
之所,“越 明年,寺成,又建门楼 以居钟鼓,起廊庑 以备
城市是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的中心聚落,有大
型建筑、大型祭祀活动和礼器 以及文字、金属器 。 致斋,更衣有室,厨滔有所,独台墀犹鞠,茂草值雨潦
则泥淖溅衣,未能致敬,岁在 己酉。县大夫清平王侯
丰都为巴国 “别都”,又称 “平都”,“巴子时虽都江州,
或治垫江,或治平都,后治阆中。” 作为 巴国的中心 捐俸伐石甏治,众 皆乐赴两阅月而工讫,整洁宏敞可
之一,城内宗教祭祀场所是丰都祠庙的最早雏形。 拜可趋。又以寺门旁人弗称仪观,乃易隙地辟正道
元末 明初 的 “兵燹”、火灾及 明初执行 “凡二 氏 焉。每万寿千秋之辰,履端践长之节,长官率群僚诸
(佛、道)宫刹在山野者毁之,其附麓城郭者不设苛禁, 生演而行之,肃肃雍雍无愆仪焉。”
固有所用之也”_4的宗教政策,故遗留下来的主要是 文庙 (县学)是兴教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