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棱镜”折射出:网络隐私7宗罪.pdf
“棱镜”折射出:网络隐私7 宗罪
在国家面前,你的信息你做主吗?谁用你的信息你能选择吗?
际上是不存在的。一个终端一旦接入网络,所有的信息都可能会被记录下来、所有的行为都
于被跟踪和偷窥之中。PC
隐私披露程度而言,后两者泄露的信息更多。
不过,俺觉得,棱镜门曝光的隐私问题,对俺这样一枚普通的屌丝大众而言,很可能意义不
大。因为,棱镜门是通过特定的网络技术来实现监控(
握)
实的身份证。
那么,棱镜门揭示的隐私问题,就没有意义了吗?答:非也。
如果要从立法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近年来,侵犯隐私已经随着Web2.0
据的搜集使用,已经继流氓软件之后,成为一种新的“时尚”,不,毒瘤。3Q
PC
比PC 上的更要命?
据互联网实验室曝光,涉嫌侵害网络隐私的行为,常见的表现大概有7 种:
(1)不告而取:未经同意获取、收集个人信息资料。
(2)跨站跟踪:在多个网站上跟踪用户上网行为,目前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3)不告而入:黑客侵入他人系统获取资料。
(4)网络监视:监视用户网络生活。
(5)网络曝光:网上泄漏、恶意传播个人隐私。
(6)造谣诽谤:诽谤中伤、冒名传播信息资料。
(7)暴力骚扰:利用电子邮件系统发布垃圾邮件。
第1 宗罪:不告而取:未经同意跟踪或获取个人信息资料
iPhone
导致浏览器误以为网站不支持隐私保护的标准格式,于是允许谷歌向用户植入用户Cookie
可以跟踪用户上网行为。2012 年11
准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判罚谷歌2250 万美元的决定,FTC
惯的侵权行为。对谷歌的处罚创下企业被罚款的最高金额,这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第2 宗罪:跨站跟踪:在多个网站上跟踪用户
在自己网站上跟踪用户,是受到世界鄙视的。可是未曾想,天朝还有玩的更邪门的,跨站跟
踪。
所谓跨站跟踪,就是第三方
广告的精准投放。好比你去上个厕所,这些网站也恨不得跟上来发一帖小广告。
第3 宗罪:不告而入:入侵他人网络空间
取、发送、储存、公布用户个人硬盘(或网络硬盘)
和资料等等,不光侵犯隐私,还涉嫌触犯刑事犯罪。
第4 宗罪:监视他人网络生活
这种监视大概有三种情况:第一,网站拥有技术能力,往往能够监视、监听个人用户的网
动、网络记录,或者查看用户的电子邮件以及其他网络使用信息。用户在网站(如社交网站)
动踪迹,如IP 地址,浏览足迹活动内容,都有机会暴露给公众。
流动情况;
件的眼里,你永远赤身裸体。
第三:设备供应商对个人信息的侵害。有些软硬件厂商在自己销售的产品中设
特定情形下,可能对用户的数据隐私进行收集。比较厉害的思X 公司,微X
个互联网,几乎都可以是透明的。
第5 宗罪:网络上泄漏、恶意传播个人隐私
的体现。
社会进步。还是利大于弊,不能轻易拍死。
第6 宗罪:造谣诽谤、冒名传播信息资料
种事情,倒霉的大多是强势群体(相对弱势群体)
造谣诽谤族中最显眼最讨厌的是水军和五毛,这两大群体经常颠倒黑白鱼目混珠指鹿为马互相攻
讦。目的,不消说,你懂得。
第7 宗罪:暴力骚扰
主要指利用电子邮件系统狂发垃圾邮件、通过客户端猛发弹窗等行为。早前还有流氓软件开
路,这些年,流氓没了,但流氓的精神各个都学会了。
如何解决?
如何解决保护用户隐私的问题?
的信息我做主”,让用户能够拥有最终决定权,这至少包括以下3 个方面:
(1)信息支配权
用户有权决定是否允许他人通过合理的途径收集或使用自己的信息。有权支配个人数据的使
通过合理途径访问个人资料并修改错误的信息或删除数据,以保证个人信息资料的准确与完整。
(2)选择权
一样——用户的选择权仅仅局限在“进入”和“退出”的范围内。
(3)知情权
个人信息和行为时,用
确地行使选择权,这是网络环境下的隐私权得以保护的前提和基础。
票达到来找到均衡点,实现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共赢。
内容抑或监听电话内容。原来早在2011 年,印度宣布正式启动了一个名为中央监控系统(CMS)项
目,但公众对这一系统一直没有很深的了解。印度政府也很少透露CMS
一系统不被滥用。两年后的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有政府官员透露,政府今年4
CMS 的监管范围扩展至各州,最终实现无漏洞监管全国9 亿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用户以及1.2
网用户。
一位支持CMS
监视全民!非极权国家如此,极权国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通用设备技术规程-联轴器维修技术标准200808.doc VIP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四川爱众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T/CAQP 001-2017_汽车零部件质量追溯体系规范.pdf VIP
- 全运动员选拔与训练实施方案.doc VIP
- 财务管理在交通与道路工程中的应用.pptx VIP
- 【武汉版】《生命安全教育》六年级 第4课《相信自己》课件.pptx VIP
- 国庆节的国庆文化知识竞赛.docx VIP
- 幼儿园膳食委员会会议记录.pdf VIP
- T SHAEPI 001—2022 净味环保沥青气态污染物减排性能技术要求.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