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ppt

  1.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南京受降仪式 2.胜利的意义 ①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促进了民族觉醒,精神上、组织上空前提高, 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 ③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为世界和平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作业】 当代青年如何发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一)中日全面战争的起因 (二)抗日战争的特点 (三)国共两党抗战路线的异同及其影响 (四)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及作用 (五)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㈠抗日战争的起因 1.日本大规模侵略中国的原因 ①日本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扩张本性 ②以朝鲜和中国为侵略目标的大陆政策 ③吞并硫球、台湾、澎湖、朝鲜的得逞 ④中国的落后、分裂和国民党的错误政策 2.中国实现全民族抗战的原因 ①中日民族矛盾升为主要矛盾(决定性) ②蒋介石政权的统治利益受到日本威胁 ③中共与全国人民坚决为民族独立而战 ④英美苏的利益与日本侵华有深刻矛盾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统战基本形成 ①事变的性质: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地方实力派推动中央政府抗日的兵谏 ②和平解决事变的原因 全国抗日潮流高涨 南京政府愿意抗日 中共和张杨的作用 英美苏的重大影响 ③事变的意义:由国内战争转向民族战争的枢纽 ※资产阶级思想的表现: 带有军事阴谋色彩 强调个人决定作用    (二)抗日战争的特点 1.中日两国生死存亡的决战(与日本军阀决战)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性) ①抗击日军主要兵力,是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 ②中英美在南亚联合作战,中国起主要作用 ③阻止了日本北上攻苏,延缓了日本南下南洋, 阻止了德日中东会师,支援策应了欧洲战场 3.组织形式是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与第一次合作区别:民族目标、更广泛、两政权、两武装、双方有经验) 4.在民族斗争中贯穿着尖锐的阶级斗争 【民族斗争与阶级斗争的关系】 ▲民族斗争是第一位的,阶级斗争是第二位的, 后者服从前者,为前者服务 ▲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适当斗争有利于前者 ▲民族斗争说到底是阶级斗争 ▲忽视民族斗争是“左”倾,忽视阶级斗争是右倾 (三)国共两党抗战路线的异同 及其影响 1.国共抗战路线的共同处 ①抗战第一位,反对亡国论(要否抗战) ②联合国内外一切力量抗战(怎样抗战) ③实行持久战,反对速胜论(怎样抗战) ◆来源于民族矛盾第一位和中日力量悬殊的共同认识 2.国共抗战路线共同处的影响 ①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军事基础,坚持了抗日战争 ②共产党有了成为抗日中流砥柱的条件,可确保抗战胜利 3.国共抗战路线的分歧 ①国民党未在法律上承认中共合法,未真正联共 ②国民党坚持一党专制,限制人民民主权利 ③国民党单纯依靠政府抗战,不实行人民战争 ④国民党实行消极防御,无法实现持久战 ◆分歧的核心:抗日战争领导权归谁? 分歧的原因: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是否承认抗日战争也是人民战争 4.国共抗战路线分歧的影响 ①一致性是第一位的,使抗日统战得以坚持 ②造成了统一战线中尖锐的阶级斗争 ③国民党的反共造成了中共抗日力量的重大损失 (四)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 作用及相互关系 ★8年中: 【中国军队与日军会战20多次,大小战斗20余万次】 【歼灭日军150多万,伪军118万,受降日军128万,伪军146万】 【中国军队伤亡380万,中国人民总伤亡3500万, 中国财产总损失6000亿美元】 1.正面战场的作用 【担负正面与敌主力作战任务,采取正规战法】 ①在防御阶段,作战积极,起主体作用,粉碎了 敌人速战速决的计划,掩护了敌后战场的开辟 ②在中后期,力保现状,1941年后,转入消极, 作用明显下降,反攻计划未及实行 ③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军队腐败和战法错误, 造成了不应有的巨大损失 南京大屠杀 2.敌后战场的作用 【担负敌后作战任务,基本是游击战,配合运动战】①在防御阶段,配合正面战场,建立敌后根据地, 1937 年11月以后,成为山西主要战场 ②在中后期,大量歼敌,广泛建立了敌后根据地, 成为抗日主体战场,1945年夏开展大攻势 ③抗击了侵华日军的大部和几乎全部伪军,收复 了国土100余万平方公里,解放人口1.2亿 3.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①两者担负任务不同,互相配合,缺一不可 ②在防御阶段,前者是主体战场,后者配合前者, 关系较好,1937年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