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 人类如何认识世界.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第二节 人类如何认识世界

“希尔伯特计划”的破产 如果希尔伯特计划成功,那么唯理论至少向我们证明了在相当多的地方我们还是可以保证得出的结论具有100%正确性的——而不仅仅像笛卡尔那样只能得出“我在”。然而1931年随着“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证明,这一计划破产了。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提出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如果一个公理系统比自然数系统更复杂,那么它若是完全的,则是不相容的;若是无矛盾的则不能是完全的。而且一个公理系统的正确性在该公理系统内是不能证明的。”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的提出 更简单的说法就是如果一个稍稍有点复杂性的理论体系可以保证没有矛盾,那么唯理论者所寻找的那块支撑这个理论体系的基石是否真确就一定无法得到证明。而如果选择两块不同的基石,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两个互相矛盾但在各自内部完全一致的理论体系,并且我们无法断言哪一个是真正正确的。 几何学的实例 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中总结出的五大公理——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到“过直线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 数学家们注意到,《几何原本》对提出的286个命题证明中,只有在证明第29个命题时使用了“过直线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也就是“平行线公理”。 几何学的实例 于是人们设想能不能用前四条公理推出第五公理?这就是几何发展史上著名的、长达两千多年的关于“平行线理论”的讨论。 由于证明第五公理的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人们逐渐怀疑证明的路子走的对不对?第五公理到底能不能证明? 几何学的实例 欧几里德在《几何原本》中总结出的五大公理——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到“过直线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 数学家们注意到,《几何原本》对提出的286个命题证明中,只有在证明第29个命题时使用了“过直线外一点能且仅能作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也就是“平行线公理”。 罗氏几何的诞生 到了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俄国喀山大学教授罗巴切夫斯基提出了一个和欧氏平行公理相矛盾的命题——“过直线外一点至少可以作两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平行”。 罗巴切夫斯基用它来代替第五公理,然后与欧式几何的前四个公理以及做了相同界定的概念结合成一个公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推理。如果这个系统为基础的推理中出现矛盾,就证明了第五公理(反证法)。 但:直觉上匪夷所思,但在逻辑上毫无矛盾的命题:比如“过不在同一直线的三个点不一定能做一个圆”等等。 罗氏几何的诞生 罗巴切夫斯基总结出两个重要的结论: 第一、第五公理不能被证明。 第二、在新的公理体系中展开的一连串推理,得到了一系列在逻辑上无矛盾的新的定理,并形成了新的理论。这个理论像欧式几何一样是完善的、严密的几何学。 这种几何学被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简称罗氏几何。这是第一个被提出的非欧几何学。 从罗巴切夫斯基创立的非欧几何学中,可以得出一个极为重要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逻辑上互不矛盾的一组假设都有可能提供一种几何学。 这一结论很快得到了证实:1851年,德国数学家黎曼在《论几何学作为基础的假设》中把“平行线公理”换成“过直线外一点作不出一条与已知直线相平行的直线”,从而建立了后来成为微分几何基础的黎曼几何。 这只是数学家的思维游戏? 在现代物理学、天文学对于宇宙、原子核或者广义相对论的研究中,几乎一刻也离不开罗氏几何和黎曼几何。数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用变分法证明“两点间直线距离最短”,但尽管经过很多学者的努力,三条“平行线假设”仍然各自在自己的理论体系内矗立着。 事实上如果可以证明罗氏几何与黎曼几何是错的,整个现代物理学,进而包括天文学、化学、基因生物学等等等基础科学,电子学、电磁学等等应用科学,芯片组、晶圆、生物计算机等等现实产业里的大量知识都将彻底改写。 “大鱼模型”的颠覆 哥德尔不完全定理证明了人类无法建立起一个足够坚固的用于认识世界的“大鱼模型”。 所谓“大鱼模型”,是指这样一个认识结构:大地基于何处?由一条大鱼背着。那大鱼基于何处?在大海里浮着。那大海基于何处?由大碗盛着……可以从直觉上看出这是一个永远回答不完的问题系列。要想使整个认识绝对牢靠,那必须在某个地方打住,不准再问下去。这个地方就是绝对原点,是一切结论的基石,是上帝。这就是为什么笛卡尔、莱布尼茨等学者可以怀疑一切,却没有去追问“上帝意志从哪里来”等问题的根本原因。 多少有点儿沮丧的结论: 这是一个多少有点让人沮丧的结论:实践中的经验带给我们的只能是不完全归纳。而科学理论的演绎推导却无法避免地进入循环论证。 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理论系统的基石是否正确只能由另外的理论体系来证明,而所有的理论体系在一起必然形成一个整体上的循环论证。就像要解释物理学上的浸润现象要用到化学键的理论,而要解释化学键的理论却不能不依靠物理学中的电子理论。 阿基米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