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研究
第四讲 抗肿瘤药物药效学
徐寒梅
一、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
二、体外抗肿瘤试验
三、常规体内抗肿瘤试验:小鼠和人
四、生物反应调节剂的试验方法
五、原位移植模型抗肿瘤试验
六、抗肿瘤转移实验
七、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试验
药效学试验方法
(一)细胞生物学机制
抗恶性肿瘤药通过影响细胞周期的生化事件或细胞周期调控对不同周期或时相的肿瘤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并延缓细胞周期的时相过渡。
分为两大类: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nonspecific agents,CCNSA)
细胞周期(时相)特异性药物(cell cycle specific agents,CCSA
一、抗肿瘤药物作用机制
(二)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
1.干扰核酸生物合成
2.直接影响DNA结构与功能
3.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
4.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
5.血管生成抑制剂
(三)分子靶向药物(检索、总结)
1.MTT法 【基本原理】
活细胞的线粒体中存在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相关的脱氢酶,可将黄色的MTT还原为不溶性的蓝紫色的甲臜(formazan),在死细胞中此酶活性消失,MTT不被还原。溶解甲躜后可用酶标仪在570 nm波长处检测光密度。
结果评价:抑制率=(对照组OD值-给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二、体外抗肿瘤试验
【基本原理】
Sulforhodamine B(SRB)是一种蛋白质结合染料,粉红色,溶于水。SRB可与生物大分子中的碱性氨基酸结合,其在515 -540nm的OD读数与细胞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故可用作细胞数的定量。
结果评价 测定对照组细胞(C)及受试药组细胞(T)的OD值,抑制率=(对照组OD值-给药组OD值)/对照组OD值×100%。
2.SRB法
【基本原理】
克隆原细胞(clonogenetic cell)持续分裂6代或以上时,其后代所组成的群体(集落)便含50个以上细胞。当培养支持物中接种的细胞比较稀疏时,每个集落彼此不接触,通过集落计数可对克隆原细胞做定量分析,可准确反映肿瘤细胞暴露于抗肿瘤药物后,仍能保持持续增殖分裂能力的细胞数,是一种较灵敏的检测方法。
结果评价:集落抑制率(%)
=(1-给药组集落数/对照组集落数)×100%。
3.集落形成法
一)、注意事项
给药方案
阳性对照
剂量设计
给药途径
常用的鼠肿瘤和人肿瘤
实验动物
三、常规体内抗肿瘤试验
二)移植性肿瘤
(1)腹水瘤 :无菌条件下取荷瘤小鼠的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以适当比例稀释,给每只小鼠腹腔内接种(1~5)×106个细胞,一般于接种后24 h开始给药;
(2)实体瘤 :皮下瘤模型是最常用的实验模型,在无菌条件下,将肿瘤接种于小鼠皮下,其中腋窝部是常见的接种部位。
1)细胞接种法
每只小鼠接种0.2 ml,接种量(5~10)×106个细胞。
2)瘤块匀浆接种法
用剪刀将肿瘤剪成小碎块,放入无菌的玻璃匀浆器,加3~5倍体积的生理盐水,将瘤组织研碎后,用80目滤网过滤。将混匀的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小鼠皮下,每只小鼠接种0.2 ml。
3)瘤块接种法
用剪刀将肿瘤剪成2 mm3将瘤块送入套管针,经切口插入小鼠背部皮下,植入瘤块。
4)荷瘤腹水接种法
无菌条件下取荷瘤小鼠的腹水用无菌生理盐水以适当比例稀释,给每只小鼠皮下接种(1~5)×106个细胞。
三)实体瘤接种方法
1、腹水瘤模型
生命延长率=(T-C)/C×100%。
C----对照组平均生存时间
T----给药组平均生存时间。
生命延长率大于30%,有效(有统计学意义)。
四)评价方法
中位生存时间(median survival time,MST)
MST=(中间生存天数-0.5)+(每组鼠数的中间数-中间生存天数前死亡的鼠数)/中间生存天数死亡的鼠数,用(T/C)%表示治疗效果。
(T/C)%=TMST /CMST×100%。
CMST----对照组MST;
TMST----给药组MST。
以125%为界,(T/C)%≥125%,视为有效。
2、实体瘤
1)称瘤重法
肿瘤生长抑制率=(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给药组平均瘤重)/空白对照组平均瘤重×100%
抑制率(%)≥40%,有统计学意义时为有效,并提供相应照片。
2)测量瘤径法
V=(1/2)×a×b2或者V=π/6×a×b×c
a、b、c分别表示长宽高。两公式可任选其一。
计算出相对肿瘤体积(RTV);
RTV=Vt/V0
V0------给药前测得的体积
Vt------试验进程中某介时间点测得的体积
相对肿瘤增殖率(T/C)=TRTV/CRTV×100%
TRTV-----治疗组RTV
CRTV-----空白对照组RTV
T/C>40%无效;T/C≤40%,有效(有统计意义)。
包括体内抗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