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心理学.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偶像心理学

(一)案例:病态追星引发惨案:“是刘德华逼死了我!”兰州女歌迷杨丽娟父亲杨勤冀杨勤冀自杀前写下遗书杨丽娟与刘德华合影[感叹] 十三年青春换一纸遗书30岁的甘肃省兰州市女子杨丽娟,自从十六岁梦见刘德华后,感觉他就像家人一样,很亲切,所以希望能与他见上一面、说上一阵话、签一个名。杨丽娟却一梦之后不可收拾,执着地要把神话变成现实,此后辍学,疯狂迷恋刘德华。起初杨丽娟的父母多次劝阻女儿的这种痴迷行为,但毫无效果,也许是出于认知有限的缘故,他们最终从劝说变为支持,一味纵容,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卖楼、卖肾筹集旅费,以供女儿2次赴港、6次赴京与偶像见面。于2007年3月19日,杨丽娟一家三口向亲友借了1.1万元人民币,来到香港。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杨丽娟终于在本月25日与刘德华合影留念。但杨的父亲杨勤冀见女儿只能同偶像合影却无法好好聊天,第二天早上留下遗书一封,跳海自尽。[杨父留遗书] “为她签个名,救救她!”杨勤冀自杀前写下12页遗书,指责刘德华没有良心,不能抽出时间达成女儿与偶像单独见面和拿取签名的心愿,他在遗书上说:“是你刘德华把我逼死,逼这个家出事,造成悲剧的。”对于自杀的原因,杨勤冀也讲得清清楚楚:“这次向亲友借钱再次来港助女儿寻找偶像无果,我再不忍心看着孩子痛苦,我决定以死抗议,我死了,你刘德华还要见我的孩子,不然死不瞑目。”[痴女梦未醒] “我没有不忠不孝”“我只是想见一见刘德华,告诉他我不是不忠、不孝。”虽然赔上父亲性命,但杨丽娟追星梦未醒,坚持要单独与刘德华会面及索取签名,了却父亲最后的遗愿。杨母经历丧夫之痛后,目前心境已回复平静。她向记者表示,丈夫的死并无价值,但他们做的所有事情都是希望女儿能开心,虽然如今家破人亡,但仍然支持女儿的追星行为。(二)案例分析:对杨丽娟病态追星的探索病态追星指的是由于个体过度爱慕、追求和崇拜明星而产生的对明星的特殊嗜好, 并使自身生理、心理和社会受到损害的一种现象, 具体表现为成瘾者终日沉溺于对明星的关注和幻想中, 而产生身心依赖现象。自身的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力是造成青少年病态追星的主要因素。它们相互渗透、共同作用, 在其“合力”作用下, 极易导致一些青少年病态追星。一、杨丽娟追星的特点痴迷状态,欣快感与虚空状态,(对明星的追逐成为成瘾者应付环境和追求某种主观体验的一种策略)耐受性(成瘾者的追星乐趣必须通过更多的投入程度或是更长久的追星要求才能获得原来程度的满足),戒断反应(当成瘾者被迫停止追星时, 会产生挫败的情绪体验, 甚至有可能采取自残或自杀手段, 危害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定),与现实的冲突(由于对追星投入过多的金钱、时间与精力, 成瘾者无暇顾及现实生活,而付出极其沉重的发展代价)三、杨丽娟病态追星的原因分析( 一) 来自明星的吸引力人际吸引表明, 个体的能力、外貌、相似、熟悉等因素会大大影响人际吸引的程度。而华仔英俊潇洒、风度翩翩, 扮演的角色也多是义胆冲天、侠骨柔肠的铮铮铁汉,这些难免让正处在青春期的杨丽娟羡慕、迷恋、崇拜甚至疯狂。( 二) 杨丽娟自身的推动力1.生理因素。生理理论认为人脑中有“快乐中枢”, 每当追星成瘾者幻想明星时, 它会对大脑进行化学反应式的刺激, 并释放一种名为多巴胺的物质, 进而使人产生快感。如果这种刺激是经常性的, 大脑会强化自身的这种化学反应, 从而产生成瘾行为。2.青少年的心理因素。心理学将明星崇拜定义为个体认同与模仿明星的言行及其自身价值的过程, 是个体将自己内心的愿望、欲求、理想、情感和信念向外的投射和放大, 本质上是一种深层自我的现实化和理想化。性爱心理进入“性器欲期”后,青年逐渐萌发了对异性的好奇和向往。然而, 由于青春期所特有的羞涩、自闭等心理的影响, 其在对异性的行为上往往又表现得特别的紧张, 只是暗暗地“从外而内”地将符合自己情趣的异性偶像移植进自己感情萌动的处女地上, 每个青少年都有一个自己理想爱人的轮廓, 然后倾其身心去侍候心中的“白马王子”或“白雪公主”。而那些外表英俊、漂亮的、被传媒精心包装美化了的明星自然便成了少男少女理想中“异性恋”的最佳人选, 加之其脱离现实生活的舞台形象, 往往让涉世不深的青少年形成一种完美的形象。在这方面, 女性由于天生的多愁善感、感情内隐而且丰富, 对外在形象“高大”的男性明星有更大的情感依托的需要, 因此她们对异性偶像明星追慕的“发烧”程度明显高于男性。杨丽娟就是个例子。正如霍妮所言: “对有关自己的理想意象开始只是向往, 进一步则是努力去实行”。从众心理是指在个人或团体的真实的或臆想的压力下所引发的个体的行为或观点的变化, 即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一集团的规范或多数人的意见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作出同质性的行为。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处于不成熟和不完善时期,心理上仍需得到周围人的认同和契合,所以参与到团体

文档评论(0)

tonggong824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