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教案及练习.docVIP

《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教案及练习.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教案及练习

《人琴俱亡》《我的母亲》《父母的心》教案及练习 《人琴俱亡》 刘义庆 【学习目标】 1.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 通读课文,感受到子猷、子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3. 注意抓住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 【课堂学习】 一. 导入 : 同学们,也许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比亲情更可贵、更长久的了;也许,在我们这个生存的空间,没有比我们挚爱的亲人的离去更令人肝肠寸断。这或许是我们生命中无法承受的痛。 古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品格才华最突出的是子猷与子敬兄弟二人,这俩兄弟的感情非常好,《人琴俱亡》讲的就是他们痛人心扉的故事。 ? 二. 《世说新语》及作者: 此书主要记载魏晋名士的言谈轶事。最大特点是记述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者微小举动,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世说新语》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书中许多故事成为诗文、小说、戏剧的典故和题材,有的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如望梅止渴、口若悬河、一往情深、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等等。 刘义庆撰。南宋文学家。 ? 三. 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音。 你能读准下列划横线的字音吗? 病笃?????????? 语时了不悲??????????? 此以丧矣??????? ????索舆来奔丧 弦既不调?????? 恸绝良久????????? ????月余亦卒 ? 四. 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注意翻译文言文方法。 给下面的字词注释 1. 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 ?? 俱,副词,表范围,都。???? 笃,(病)重。?? 而,表承接,不译。 2. 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何以,即“以何”,为什么。 ??3. 语时了不悲。 ??? 语,动词,说话。 4. 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 索,要。 奔丧,这里指到王子敬家去看望丧事。 5.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 掷地云。 素,向来,一向。 琴,动词,弹琴。 径,直往。 既,已经。 6. 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恸,痛哭,极度悲哀。 良,很。 亦,副词,也。 卒,死。 ? 五. 课堂交流: 1. 子猷在子敬死后“月余亦卒”,他死去的原因有哪些? 明确:一 是子猷本身当时病势严重。二 是因自己的骨肉兄弟之死而极度悲伤。 2. 课文描写子猷先是“了不悲” “都不哭”,后又写他“恸绝良久”,他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为什么? 明确:不矛盾,子猷与子敬有着深厚的手足之情,两人都患了重病。子猷听不到子敬的病况,心里非常难过,“了不悲” “都不哭”是强抑制住自己的悲痛的结果,而并不是不悲痛。等到人琴俱亡,就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悲伤心情,悲痛之情喷薄而出, 因此“恸绝良久”。所以子猷前后的表现不矛盾。 3. 请合上书回忆:你觉得最让你挥之不去的细节是什么,为什么? 明确:“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 “了不悲,都不哭”,“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 “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 ??????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由此归纳;全文仅84字,就刻画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原因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只言片语或细微的举动,也就是抓住了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才使得人物这样鲜活。 ? 六. 拓展:找出下列词中令你感动的地方,为什么? ????????????? 江城子?乙卯正月十二夜记梦 ????????? ????????????????????????????苏轼(悼念亡妻王弗之作) ???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 2苏轼、苏辙 3 高山流水觅知音 七. 小结 《我的母亲》 邹韬奋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感受到真挚、深沉的母爱。 2. 学会截取人物表现中的最典型的经历写人物的方法。 ? 【课堂学习】 一. 导语 有人说过:“父母对子女的爱,尤其是母爱,是人类最高尚纯洁的、美好的感情。”同样是至爱亲情,朱自清的《背影》是写父爱,而课文是写母爱。让我们来欣赏作者是如何写一位普通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吧。 ? 二. 作者简介 邹韬奋,新闻记者、政治家和出版家。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6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本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邹韬奋也是一位散文家。著有《萍踪寄语》《萍踪忆语》等散文作品。 ? 三. 探究: 1. 快速浏览全文,并

文档评论(0)

小教资源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