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06过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构造措施20131018(第9-10讲)剖析
第6章 过梁、墙梁、挑梁及墙体的构造措施 本章所阐述的重要问题 过梁的基本概念与设计计算方法 墙梁的基本概念与设计计算方法 挑梁的基本概念与设计计算方法 主讲内容 §6.1 过梁 §6.2 墙梁 §6.3 挑梁 §6.4 墙体构造措施 6.1.2 过梁的破坏形式 6.1.3 过梁上荷载的计算 过梁上的墙体荷载: 过梁上荷载 过梁计算公式汇总 过梁例题讲解 §6.2 墙 梁 由钢筋混凝土梁及砌筑于其上的计算高度范围内的墙体所组成的组合构件称为墙梁。其中的钢筋混凝土梁称为托梁。 墙梁可分为: 承重墙梁 自承重墙梁 多层房屋采用墙梁结构,与每层设置钢筋混凝土大梁相比,可节省混凝土和钢筋,简化施工,降低造价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墙梁按支撑方式可分为简支墙梁、连续墙梁和框支墙梁等;按是否开洞可分为有门窗洞口和无门窗洞口的墙梁。 设计方法: 全荷载法 弹性地基梁法 §6.2 墙 梁 无洞墙梁的内力传递 有洞墙梁的内力传递 当墙体上有洞口时,其内力传递如图。 6.2.2 墙梁的 研究结果 墙梁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体大部分受压,托梁主要承受拉力,由墙体压应力合力与托梁承受的拉力组成力偶来抵抗竖向荷载产生的弯矩。 墙梁的承载力往往数倍、甚至十数倍于相同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浅梁(托梁)的承载力。 墙梁的破坏形态 墙梁的破坏形态 根据Ⅰ、Ⅱ、Ⅲ和Ⅳ四部分强弱不同,墙梁可能发生的破坏: 正截面受弯破坏 墙体或托梁受剪破坏 支座上方墙体局部受压破坏 墙梁的破坏形态 连续墙梁的破坏形态 6.2.3 墙梁的构造要求 6.2.3 墙梁的构造要求 6.2.3 墙梁的构造要求 6.2.3 墙梁的构造要求 6.2.3 墙梁的构造要求 6.2.4 墙梁的承载力计算 (2)计算要点 墙梁的计算简图 墙梁的托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托梁支座截面按混凝土受弯构件计算 墙梁例题 墙梁例题 例题分析 例题分析 6.3 挑梁 一端嵌入墙内、另一端悬臂挑出的梁成为挑梁。 6.3.1 挑梁的受力特征和破坏形态 埋置于墙体中的挑梁是与砌体共同工作的。在墙体上的均布荷载 P和挑梁端部集中力F 作用下经历了弹性、带裂缝工作和破坏等三个受力阶段。 挑梁可能发生下列三种破坏形态 挑梁下砌体的局部受压 (4) 挑梁的构造要求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6.4 墙体构造措施 6.4.1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4.1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6.4.1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2) 温度差和砌体干缩引起裂缝的防止措施 2) 温度差和砌体干缩引起裂缝的防止措施 6.4.2 圈梁的设置 按如下构造要求设计圈梁: (1)圈梁宜连续地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形成封闭状。 按如下构造要求设计圈梁: (2)纵横墙交接处的圈梁应有可靠的连接 按如下构造要求设计圈梁: 练 习 练 习 练 习 练 习 练 习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作 业 作 业 3、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4、砌体结构中设置圈梁的作用? 5、简要阐述设置圈梁的构造要求。 End 砌体房屋伸缩缝的最大间距(m) 2) 温度差和砌体干缩引起裂缝的防止措施 3) 地基冻胀引起裂缝的防止措施 (1) 一定要将基础的埋置深度到冰冻线以下。不要因为是中小型建筑或附属结构而把基础置于冰冻线以上。有时设计人员对室内隔墙基础因有采暖而未置于冰冻线以下,从而引起事故。 在某些情况下,当基础不能做到冰冻线以下时,应采取换成非冻胀土等措施消除土的冻胀。 (3) 用单独基础。采用基础梁承担墙体重量,其两端支于单独基础上,基础梁下面应留有一定孔隙。防止土的冻胀顶裂基础深和砖墙。 6.4.1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4) 地震作用引起裂缝的防治措施 (1) 按“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抗震设计原则对房屋进行抗震设计计算并符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2) 按结构抗震设计规范要求设置圈梁,并应注意圈梁应闭合,遇有洞口时要满足搭接要求。圈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 120mm,对 6、7 度地震区纵筋至少 4φ10,8 度地震区则至少 4φ12,9 度地震区为 4φ12,箍筋间距不宜过大,对 6、7 度,8 度和 9度地震烈度分别不宜大于 250mm,200mm 和 150mm。遇到地基不良,空旷房屋等还应适当加强。 (3) 设置构造柱,增加房屋整体性。其截面不应小于 240mm×180mm,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2,箍筋间距不宜大于 250mm,且在柱上下端宜适当加密;7 度时超过六层、8 度时越过五层和 9 度地震时,构造柱纵向钢筋宜采用 4φ14,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200mm,房屋四角的构造柱可适当加大截面及配筋。 6.4.1 防止或减轻墙体开裂的主要措施 5) 承载力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絮语文】2026高一语文必修上册《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课件.pptx
- 我的阿勒泰读书分享.pptx VIP
- 2023(新版)研学旅行指导师考试参考题库(含答案).pdf VIP
- 一种桥面沥青面层摊铺导线控制装置.pdf VIP
- 公路工程监理机构设置与岗位职责.docx VIP
- 2025中航材华顺航空资源服务(北京)有限公司招聘2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活动机会视角下老年人地面公交出行空间公平性:理论、实证与优化策略.docx
- 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 2025年水利系统职称考试题库与答案.docx
- 《2024年 互换·共情·交流_共同体美学和创作者本位》范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