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然文明的乡土想象.doc
自然文明的乡土想象
摘 要: 立德夫人《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中的乡村中国形象是一个远离发达繁琐的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蛮荒之地,是一个未开化的乌托邦。她笔下乡村的一切是安静平和、充满活力的,农人生活努力认真,虽昼夜劳苦但健康宁静,生活充满诗情画意。这与同时代的西方人著作中凡提到中国乡村总是与贫穷、辛劳、愚昧、落后相连有所不同。中国乡村作为现代文明的对抗是在想象中存在的。
关键词: 立德夫人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 乡村中国 西式想象
十九世纪中叶以后,中国在席卷世界的近代化浪潮中被抛在了后面。于是,国门被坚船利炮轰开,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屈辱时代由此开始。而今世的人们对于那一时代的认识,往往仅限于教科书和一些演义化的影视文艺,而缺少更生动真实细致的资料作为参考。事实上,随着当年舰炮进入中国的还有大批传教士、商人、旅行家、外交家及作家。其中不少人在中国留居甚久,对中国文化和社会有着不同程度的了解,当然也有着迥异于国人的视角。他们通过自己的多方观察和体验,分别写出过许多有关中国社会各个侧面的作品,在这样的作家群中,立德夫人是不可或缺的一位。
阿绮波德?立德(Archibald Little,1845―1926),是当时英国在华著名商人立德的妻子,习称立德夫人。英国商人立德,可以说与近代中国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861年,立德就曾加入了华尔在上海租界组织的“洋枪队”,积极配合清军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当太平天国被血腥镇压下去后,清王朝认为立德有功,大加奖赏,授予从三品游击官衔。此后,立德便娶了上海工部局英国官员欧根纳的女儿阿绮波德为妻,定居上海,并开设了立德洋行,经营投机商业。很快,他便成为上海有名的富商之一。不过,立德最辉煌的成绩,是被称为“闯进中国西部的首位洋人”,他是第一个驾轮船通过长江三峡的西方人,由此率先打开中国大西南航运市场,名噪一时。近期重庆市在推选历史上对当地产生过最重大影响的十二位外国人时,立德和抗战时期的美国将军史迪威等并列入选,由此可见其在当时的社会影响。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的《大不列颠名人录》称赞他是“开发中国西部的第一人”,“很少有人像立德一样熟悉中国”,“他的许多著作,是了解中国的标准书”,在当时被列强推崇备至。
立德夫人与丈夫结婚后,一起在中国生活了整整20年。在此期间,立德夫人游遍了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湖北、四川、福建,以及中国南方的所有通商口岸,并与当时的达官贵人如张之洞、李鸿章等有过交往,有一张很有名的历史照片就是当时的翰林院学士们宴请立德夫妇。立德夫人对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妇女充满了同情,她在中国最有影响的贡献是发起成立了天足会,反对妇女缠足,并担任会长。“戊戌变法”前后,她曾带着四名经她动员后放足的中国妇女作为“样板”,到中国南方各地宣传放足。根据多年的游历经历,立德夫人撰写了多部反映当时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著作,主要有:《穿蓝色长袍的国度》(1901年)、《在中国的婚事》(1899年)、《熟悉的中国》(1899年)、《北京指南》(1904年)、《李鸿章,他的生平和时代》、《北京我家花园的周围》(1905年)等。《穿蓝色长袍的国度》是立德夫人在中国的游记作品,为我们讲述了她在中国十多个省市的经历,以及与李鸿章、张之洞等的交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情况,等等,初版于1901年,后曾多次再版,文笔生动细腻,可读性极强,书中的大量照片,其中很多已成为珍贵的历史参考。
本文以立德夫人关于她眼中的乡土中国形象为依托,力图在再现清末民初中国更多层面、更大程度的真实的同时,能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丰富观察视角、拓宽思考空间、发掘叙述手法的有益补充。
《穿蓝色长袍的国度》为我们讲述了里德夫人在中国十多个省市的经历,以及与李鸿章、张之洞等的交往,外国传教士在中国的活动情况,等等。这本书的第三章名为“八月在烟台”,介绍了她对当时烟台的认识和感受:
烟台是一个好地方,尽管天气很热,但空气新鲜,还有大海,你想它多蓝它就有多蓝。虽没有电灯,但夏日的夜晚,在星光和皎洁的月光下,烟台十分明亮。
这里的天气实在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天气很凉爽,整天待在外面也不觉着冷,晚上坐在屋外不用担心会伤风感冒。
站在走廊上极目望去,景色宜人。透过走廊栏杆和遮阳的芦苇帘子看过去,可以望见湛蓝的大海,视野尽头正对着岛屿和灯塔,左侧是盖着平房的小山和一些突出水面的礁石,落潮的时候,海面上就闪动着它们的绿影。可我还是渴望它能有些变化。一队天主教的修女,站在海边的岩石上或穿过海滩,修女们苍白的脸庞神采奕奕,灰白色的头巾飘荡在脑后,穿着灰白色的及地长裙,远看像素装的使团。朝阳冲出海面的时候,灯塔就熄了。晚霞将尽的时候,灯塔又点亮了。所有这一切,我躺在床上就能看见。
或许是出于女性天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