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过指示语看作品的语用学解读.doc
透过指示语看作品的语用学解读
摘要: 指示是指利用语言进行指点或标示。语言中存在这一语言现象充分说明了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语境之间的密切关系。本文将透过方位指示和社会指示两方面来探讨如何借助语用学理论解读作品。
Abstract: Deixis means using a language for references. The appearance of deixis in a language completely shows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a language and its context.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how to interpret literary works with the help of pragmatic theory.
关键词: 方位指示;社会指示;语用学理论
Key words: positional deixis;social deixis;pragmatic theory
中图分类号:I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299-01
0引言
指示(dexis)这一术语来自希腊语,它的意思是利用语言进行指点或标示。根据所指对象不同,它可以分为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篇章指示和社会指示等类别。而在任何作品中,这些指示,既是独立存在的,又是相互渗透的,形成了无限复杂的矛盾和统一。“指示语提供的指示信息来自语境。没有特定的语境,没有语境信息,话语的指示信息就无法清楚,句子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理解”(何自然,1997:24)。换言之,只有在作者亲自营造的诸多“语境”下,我们才能了解一部作品真正的含义。
1时间指示
时间指示这个概念在语用学中不但有具体性而且也非常的抽象。我们能够将指示性的时间以说者说话时的时刻当做参照点,通常,这时的时间牵涉到一个具体的时刻。然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面对的时间不是把具体的时刻作为基础,而是以心理时间作为基础并建立其上的。作者在思想与心理中已给时间确定了方位,因此也决定了时间的起始与终止。
由此可见,作品中的时间指示是独特的,它不是线性的物理时间,而是主体内心体验过的时间,包含了作者内心的感受。下例摘自华滋华斯的“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这首诗:“A slumber did my spirit seal/I had no human fears/She seemed a thing that could not feel/The touch of earthly years/No motion has she now,no force;/She neither hears nor sees;/Rolled round in earth’s diurnal course/With rocks, and stones, and trees”(昏睡曾蒙住我的心灵/我没有人类的恐惧/她漠然于尘世岁月的相侵/仿佛感觉已失去/如今她不动,没有力气/什么也不听不看/每天与岩石和树木一起/随地球循环旋转)。这首诗中,为了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作者有意对时间进行了设定:第一个诗节用过去时,第二个诗节用现在时,在这个设定独特的时间中,“我”从过去的昏睡变为今天的清醒。“我”曾经没有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当她活着时,“我”感觉不到岁月的流逝。当她“什么也不听不看,每天与岩石和树木一起,随地球循环旋转”,“我”已与“她”远隔时光之河了。而此时的读者,随着作者所设定的这种独特时间,不知不觉从“过去”来到“今天”。显然,这时的时间,不是外在流逝的时间,而是内心所深切体验过的时间。正是这种体验过的内在时间把刹那化成了永恒。
又如罗伯特?潘?沃伦著名诗歌《未来的旧照片》: “那注意力的中心――一张幼稚的脸,/多年以前(想必是)白里透红――/现已褪色;在相片里只剩一点/灰白,没有多少表情显现。/那注意力的中心,在白色襁褓里,/那是妇人的宝贝;她漂亮而年轻,/面带蒙福的讶异神色,偎依/那迸生出的神秘奇迹。/……相片已经褪色得厉害。岂不合理?/到了七十五岁上下事事都显得老旧,/而这张照片正是那年纪。/那对夫妇,当然,已经不在人世。/他们带着剩下的爱情,并排躺在绿草/或白雪之下;/那婴儿,多年后,站在那里;/旧景模糊,而他满怀罪咎地神伤/于无名的许诺未践,颓然莫可名状”。很显然,这首诗的时间是多向的,诗中的时间向我们同时指示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时间概念,一张经历了岁月尘埃的旧照片,成为我们观照“时间境域”的基点。“多年以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回望”的时间境域,“七十五岁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乘法结合律交换律》学历案.docx VIP
-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pdf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河南卷) 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装配式围挡施工方案.docx VIP
- 图纸变更过程记录表.doc VIP
- 2023年西藏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化学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1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原卷版).docx VIP
- 配电自动化完整PPT课件.pptx VIP
- Unit 4 Helping in the community Part A 第1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度人教PEP英语四年级上册.pptx VIP
- 五年级上册口算题(打印版)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