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普通心理学教案详解
普 通 心 理 学 教 案
课程名称:(中文):普通心理学
(英文):General Psychology
课程编号:071502002,040101015
教材:《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主编(修订版)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编写人:阿拉坦巴根
内蒙古民族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一、学科性质
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研究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趋势、理论体系、派别和研究方法等。普通心理学的内容既要概括各个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从中总结出心理学的最一般规律,又要为各个分支学科提供理论基础。普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入门学科。本书介绍了绪论、人工信息加工、行为控制与调节、人的心理特性和活动与发展。由于最后一部分与其他课程之间的交叉,本次授课最后一部分的内容只作简要介绍。
二、教案编写的指导思想
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管理的策略都要突出体现: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育思想的转变:都要贯穿“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
三、教案编写的原则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
心理学脱胎于哲学。在编写教案时处理教学内容时,必须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批判心理学中的唯心论和形而上学,创造性地研究具体的心理学问题,但是,也不能用哲学来代替具体的科学研究,不能满足于一般的哲学议论和简单化地套用哲学术语。
(二)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三)不断充实与更新
近几年来,心理学在探讨人的认知结构,个体早期的心理发展,心理现象的脑机制,人的社会行为,以及心理学为社会实践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在编写教案时,应注意吸收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力求反映出心理学发展的最新面貌。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分配
第一章 心理学的性质(6学时)
第二章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4学时)
第三章? 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2学时)
第四章?? 感觉 (8学时)
第五章?? 知觉(8学时)
第六章?? 意识和注意(8学时)
第七章 记忆(8学时)
第八章 言语(6学时)
第九章 思维(6学时)
第十章? 动机(4学时)
第十一章? 情绪和情感(4学时)
第十二章 技能与能力(4学时)
第十三章人格(4学时)
五、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普通心理学版彭聃龄主编北京师大出版社2004版1. 荆其诚主编(1991):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2. 张春兴(1989):张氏心理学词典。台北:东华书局。3. 朱智贤(1989):心理学大词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4. 阿瑟·S·雷伯著,李伯黍等译(1996):心理学词典。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5. 叶浩生主编(1998):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6. 杨雄里著(1998):脑科学的现代进展。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7. 罗伯特·索拉索编,朱滢等译(2002):21世纪的心理科学与脑科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8. 威廉·卡尔文著,杨雄里、梁培基译(1996):大脑如何思维--智力演化的今昔。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9. 托马斯 L.贝纳特著,旦明译(1983):感觉世界--感觉和知觉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10. 张述祖、沈德立(1987):基础心理学。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1. 张春兴(1994):现代心理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 彭聃龄主编(2001):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3. 孟昭兰主编(1994):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4. M.艾森克主编,阎巩固译(2001):心理学--一条整合的途径(上下)。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15. 朱莉娅·贝里曼,戴维·哈格里夫,凯文·霍维尔,伊莉莎白·奥克利福特著,武跃国、武国城译,钱铭怡审校(2000):心理学与你。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6. 黄希庭(1988):心理学实验指导。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7. 林崇德(1995):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8. 林崇德(2002):学习与发展。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19. 申继亮等(1997):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 许政援等(1992):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1. 朱智贤(1993):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2. 朱智贤(1994):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社。23. 傅安球、史莉芳(1993):离异家庭子女心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4. 皮连生(1999):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5. 卢家楣著(2000):情感教学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6. 韩向前(1988):国内外教师心理研究述要。心理科学通讯,1988年1期。27. 黄希庭等译(1992):认知心理学。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