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吐谷浑立国长久的原因.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吐谷浑立国长久的原因

浅析吐谷浑立国长久的原因   摘要:吐谷浑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从初建政权到灭亡存在了300多年的历史,对西部地区的开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一个势力较弱的政权能够在周围强国劲邻的包围下发展和立国长久,是有多方面的因素够成的,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吐谷浑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方向,采取灵活多变的外交政策,明确联合谁、孤立谁,以确保自身的安全;除此之外,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畜牧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达也是它能够立国长久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吐谷浑;立国;长久 一、吐谷浑立国 吐谷浑是中国西北古代少数民族,原为人名,是鲜卑慕容部的一支,辽东鲜卑慕容氏单于涉归之庶长子。 4世纪初涉归死,其子若洛继任单于,与吐谷浑不和,晋太康四年至十年(283―289年)左右吐谷浑遂率部西迁到今内蒙古自治区阴山。313年(西晋永嘉末)左右,又从阴山南下,经河套南,度陇山,至陇西之地?⒑保?今甘肃省临夏市)西北的罕原。以此为据点,子孙相承,向南、北、西三面拓展,统治今甘肃省南部、四川省西北和青海省等地的氐、羌等族 至叶延时始建政权,以祖父名吐谷浑为其族名,吐谷浑由人名转变为姓氏和族名,以后也把它做为政权的名字,从此吐谷浑便开始了建设自己政权的历程,基本形成了政权的雏形。至吐谷浑主树洛干时,正当16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之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今四川省松潘),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420年左右,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4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直川等地,势力有所增强,后来,隋朝两次征战吐谷浑,曾在吐谷浑地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吐谷浑丧失了不少土地。隋末,吐谷浑才逐渐收复失地,世伏继位,娶隋朝光化公主为妻,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继位,依照风俗,仍以公主为妻。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贞观九年(635年)伏允兵败,奔至鄯善自杀,从此吐谷浑分为东西二部,西部由伏允子达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吐蕃,东部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唐朝封为西平郡王。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唐朝封为河源郡王,唐龙朔三年(663中),吐谷浑被吐蕃所灭,余众一部分逃往至凉州,散居于今宁夏,甘肃一带,归化了唐朝,另一部分并入了吐蕃。关于吐谷浑王族后裔的去向,一般都认为是今天生活在青海的土族,这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吐谷浑灭国后,一部分人迁移到祁连山附近生活,另一部“诣凉、甘、肃、瓜、沙等州降”①。但是随同慕容氏数代可汗的“退浑”们的子孙后代都到哪里去了历代史书没有明确记载,这样,吐谷浑的后裔似乎只剩下生活在青海省的土族了 二、 吐谷浑立国长久的原因 在十六国,南北朝群雄割据政权更迭的情况下,吐谷浑以数千部众立足于强悍的群羌之中,能周旋于强国之间,延续了整整300多年的历史,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吐谷浑统治者能够较好的处理内部关系,利用各种矛盾,比较明智地处理与周边诸民族的政权关系是分不开的。为了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四周强邻环伺的情况下,吐谷浑整体上采取了与其他国家和平交往的策略,不断接受各个强国的各种封赐,同时长期向它们朝贡 (一)吐谷浑与中原王朝始终保持友好、朝贡关系 吐谷浑统治的地区,原是羌族聚居的地方,氐羌为其主要部众。吐谷浑八代主阿豺(417―426年)在位时,吞并了氐羌的数千里地方,称为强国,在其统治的范围内氐羌人数占有不少的地位,所以吐谷浑统治者招集失业的羌人及其他部众,给予他们合理的安排,吐谷浑部逐渐转盛。吐谷浑统治者除用武力加以制服,驱使羌民为其耕牧外,对羌族的上层统治者还采取笼略手段,羌人在吐谷浑的政权中,官至高位的人数为数不少,大多还成为吐谷浑政权中的核心支柱,可见,氐羌之向背,直接影响到吐谷浑的盛衰。吐谷浑统治者也正是联合羌族上层稳定境内统治,进而不断发展与同边诸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此时吐谷浑政权正处于逐渐发展的阶段,北部先后建有前凉、前秦等政权,虽比吐谷浑要强大,但由于彼此间争战不休,既无力吞并吐谷浑,又不愿坐视吐谷浑的壮大,而吐谷浑则利用各政权之间的矛盾,不段发展自己的势力,其中西秦、后凉与吐谷浑邻近,曾向南扩张,占据了一些原属吐谷浑控制的领地,而吐谷浑根据自身的情况,除对西秦来攻作必要的反击外,采取了周旋于各对立政权之间,与各方都保持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策略,以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371年前秦势力向西发展,吐谷浑惟恐殃及自身,因而遗使献马5000匹,金银500斤于苻坚,与此保持和好的态度。为了确保北境的安宁,视连时(376-390中)被迫向西秦称臣纳贡,双方时而兵戒相见,时而交往,但没有大的冲突,也没有改变吐谷浑政权地位的存在形式。由于当时吐谷浑实行“近攻远交”的策略,因而吐谷浑与南朝的关系比北朝要融洽的多,从阿豺开始,吐谷浑王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