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智能手机与高校课堂教学
智能手机与高校课堂教学 智能手机诞生以来,极大地冲击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及行为习惯。同样,它也极大地冲击着高校里的传统教学。课堂上“低头一族”不断蔓延状大,不仅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更是大大降低了教师授课的质量和效果。如何看待手机在校园里的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如何评价手机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起到的作用,特别是如何应对手机在课堂上的渗入,已经成为一个摆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面前不能回避的紧迫话题。这篇文章将简要地和大家讨论一下智能手机进入课堂的所带来的挑战以及应对措施
1 手机在课堂中的现状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现在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手机成为每一个人,更是思想活跃、追求时尚的青年学生的标配,有所差别的只是品牌质量的不同。智能手机的多功能用途使得人们随身携带使用,乃至于课堂之中。据某学校调查问卷的数据,在课堂上有过手机使用经历的人高达90%以上。当然,其中绝大部分是在娱乐,而不是学习。手机之所以在课堂上如野火逐渐蔓延,其中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各种需求。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的学生,所具体使用的手机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排除一部分人是在用于学习目的,这一点其实也正是主张手机课堂合法化的主要依据。二是与手机功能越来越强大相对应的是手机体积越来越小巧,从而在课堂上难以被发现,这增加了老师处理这些问题的难度。三是一些课程缺乏吸引力,特别是理论课。再加上如果授课的老师比较刻板,学生就随手利用手机来打发时间。所以智能手机进入课堂后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特困户”少了,学生们找到了睡觉的替代品――玩手机
2 不同高校对待手机进入课堂的不同态度
1、严格禁止课堂使用手机。在实践中,有的学校直接禁止学生把手机带入教室,或在教室内设置收纳袋,统一收缴手机。如云南一高校发布规定:学生上课之前“手机打卡,对袋入坐”。他们在教室靠近黑板的地方挂上一个大的挂袋,上面缝了很多小口袋,正好可以放下一部手机,这样上课之前每个人自觉把手机放进去,做到了课堂上的无手机化。如果有学生违反相关的规定,则对应有不同的处罚措施。如按照华中科技大学的规定,学生上课时玩手机如果被发现,则会被没收手机一个月。按照武昌理工学院的处理办法,是发现一次扣除一分平时成绩,直到扣完为止。甚至有的学校还会处罚当时上课的老师,如果这个老师没有及时制止学生玩手机的话
2、与第一种做法相反,使手机身份合法化,主动把手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如有的学校推出了微信课堂、QQ课堂等。据《楚天都市报》报道,某武汉高校的课堂上,老师通过微信点名、出题;学生通过微信签到、答题。而且相关信息还能及时显示到教室的大屏幕上。课堂上大家纷纷埋头于手机当中,学生再也不必像做贼一样偷偷摸摸地使用手机了。同样,浙江师范大学一个老师也给手机进入课堂发放通行证,他指导学生在手机上安装一个指定的客户端,然后师生之间可以通过这个客户端实现实时双向互动。这样就让传统课堂与互联网、多媒体、WIFI等现代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移动教学的目的。还有的老师利用QQ群组织学生讨论并布置作业,如在江苏常州一个职业高校在一次德育课上,老师尝试了利用QQ群进行课堂教学。当提出一个问题之后,学生们纷纷在群里踊跃发言,发言的内容同时显示在大屏幕上,各种观点纷纷呈现。讨论之后,老师布置相关作业,同学们也是通过QQ群提交上来
3、不置可否,没有与之相关的明确规定。大部分学校面对这个新的现象,有些无所适从,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这样一个新问题。于是以不变应万变,顺其自然。还有的学校持观望态度。先看下别的学校做法再说
3 不同措施的利弊分析及应对
以上种种突破常规的新的尝试,对其效果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师生认为效果很好,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这样做师生之间只有形式上的交流,而没有实质上面对面的沟通,效果还才不如传统教学
笔者认为,首先,严格禁止手机进入教室的做法不可取。这种极端的做法如果是在中小学倒是没有问题,但不太适用于高校。因为大学生都已经是成年人,限制携带个人物品进入教室不仅让人感情上难以接受,也有限制人身自由之嫌。况且这种做法在实践上可操作性不强,教师很难做到禁止每个学生带手机进来,总不能每个人进教室之前都让老师拿个探测器搜索一遍。另外,针对玩手机同学的处罚措施看上去很美。如果玩手机的人数比较少,倒也可行,但是如果是大面积人群都玩的话,这种规定也就形同虚设了,老师不太可能同时处罚那么多的学生。时代大潮浩浩荡荡,不可阻挡,简单的一纸禁令并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新形式下应有新的办法
其次,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利用手机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针对有些高校使用微信群或者QQ群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做法,笔者也不敢苟同,因为这样做有为了用手机而用手机之嫌。本身这种ICQ网络即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探视权的不足与法律完善措施.doc
- 提升企业员工忠诚度的对策研究.doc
- 提升小学作文讲评课的有效性策略.doc
- 提升开封旅游竞争力的研究.doc
- 提升教师专业听评课水平的新模式.doc
- 提升新形势下水利事业单位政工师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doc
- 提升电工电子课程教学效果的几点思考.doc
- 提升高校辅导员博客实效性的路径研究.doc
- 提问!回答!南京国际美展与上海双年展的展评.doc
- 提升领导干部的新媒体素养.doc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上岗证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 我的粉色蜡笔250字通用11篇.docx
- 专项03 化学物质的应用与转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解析版).docx
- 法律体系下企业法律风险管理题库.docx
- 2026全国版高考历史一轮基础知识练:第二十单元 交通与社会变迁 医疗与公共卫生(含答案).pdf
- 农村集体经济经理人个人工作总结.doc
- 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一片树叶的故事(8篇).docx
- 实验班提优训练一年级数学上苏教版--2、认识1~5(2).pptx
- 专项03 化学物质的应用与转化-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知识清单与专项练习(新高考专用)(原卷版).docx
- 实验班提优训练一年级数学上苏教版--3、几 和 第 几.pptx
最近下载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模拟题与参考答案.docx VIP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测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道路机场与桥隧工程考试模拟题.docx VIP
- 四库全书基本概念系列文库:江宁县志.pdf VIP
- 食堂食品质量管理方案.docx VIP
- 《普通国省道智慧服务区建设指南》.docx VIP
- 无人机煤矿测量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上(单选题).pdf VIP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公安机关招聘留置看护警务辅助人员1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年地铁轨道交通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pdf VIP
- Q/GDW_12218-2022_低压交流配网不停电作业技术导则_.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