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成都话语音向普通话靠拢趋势
浅析成都话语音向普通话靠拢趋势 摘要:西南官话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的一个重要分支,成都话是西南官话的代表方言。从研究成果来看,1958年四川大学甄尚灵教授用现代语言学方法对成都语音有过一次系统的描写,为成都语音的研究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从研究资料来看,成都话语音主要存在的两种共时变异,一是音系内部的结构调整,主要是低元音后的一n尾有脱落的趋势,二是部分词语读音有向北京话靠拢的趋势。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二种共时变异成都语音向北京话靠拢以及普通话对成都话的影响
关键词:成都话语音;普通话;靠拢
从国务院1956年2月6号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到现在推广普通话已经五十余年。普通话作为共同语,作为经过规范的标准语,对方言起着示范性作用,规定了方言的发展方向。方言的发展也要从属于普通话普通话作为共同语,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例如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电影、书刊、报纸等,都是使用普通话。当前经济大潮中我国各方言间的流动人口很多,为了相互沟通,他们都使用普通话。这样,使普通话的影响越来越大,使用人口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而方言的使用则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使用范围将日渐缩小。同时,方言受普通话的同化作用,在语音上展现出变异现象并且有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现在有人提出保护方言,这似乎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普通话对方言产生的巨大影响。当然,西南官话的代表方言――成都话也不例外
成都话声韵传统研究 (如甄尚灵1958;粱德曼、黄尚军1998)认为成都话共有二十个声母,包括十九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而北京话有二十一个声母 (黄伯荣 廖序东 2002:37),与之相比,成都话声母系统要稍微简单一些。成都话与北京话同属官话,因此二者辅音声母绝大多数都相同,同时也有一些差异:成都话只有舌尖辅音z、c、s,而没有北京话卷舌辅音zh、ch、sh,成都话没有北京话的边音l,北京话没有成都话里的舌面硬腭鼻音
关于成都话的韵母,除自成音节 的鼻音外,传统研究 (如甄尚灵 1958;梁德曼、黄尚军1998)认为有三十六个。与拥有三十九个韵母(不包括自成音节性鼻音)的北京话 (黄伯荣,廖序东:2002:59)相比,成都话韵母系统要简单一些。成都话有四个韵母e,ue,yo,iai在北京话中是没有 的,而北京话有七个是成都话没有的。成都话与普通话的对比研究还发现,成都方言多出的声母为[ni:]和[gn],均为浊音。发[ni:]时,如宜、义(含仪、议等义与形旁组合字),你、泥、拟、凝,等。发[gn]时,如我(及如哦、俄、饿、鹅、娥等)、恶(及如垩)、额、厄、鄂(及如颚、萼、鳄、腭等)、讹、遏
而随着语言自身的发展与各语言间交流融合,成都话语音存在着大量的共时变异,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第一种是音系内部的结构调整,这主要是指低元音后的-n韵尾有逐步脱落的趋势。第二种便是部分词语读音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游汝杰先生指出:“方言历史演变的宏观取向是劣势方言向优势方言靠拢”,这一点又特别表现在“方言向民族共同语靠拢”上。(《汉语方言学导论》1992)成都话的发展也遵循这一规律
作为西南官话在四川的代表方言, 成都话和普通话有着相当的历史渊源关系。《四 川方言与巴蜀文化》(崔荣昌 1996)所论述的,成都话是北民南迁,东民西进的产物。“早在六百年前 ,官话方言就从东面和北面深入到四川了。到清朝前期 ,以湖广地区(特别是湖北)为主的大批移民入川, 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四川话和西南官话的体系。而满旗人来川, 将东北官话带来此地,又使四川话染上了东北话的某些色彩。”通过移民运动 ,当时趋于成为标准语的官话方言深入到包括成都在内的广大四川地区①
这种音变早就有人关注。(参看于虹1990,萧娅曼1994,杨梅1997,崔荣昌、宋伶俐1999)。②成都语音靠拢普通话,在音类上并没有发生分合,只是某些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某些字先变 ,另外一些字仍保持原来的读音,而且即使是同一个人, 某些字也处在变与不变的两可 状态。”(杨梅 1997)。③这种音变首先表现在古人声字的读音变化上。成都话跟北京话相比,有不少古入声字都有声、韵、调的不同。而其中相当一批字,今天的声、韵、调都在向北京话靠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表现:
一、成都话声、韵向普通话靠拢
有的是20世纪50年代即有变异。如中古梗、曾、深摄开口三、四等的精、见组入声字“积击激迹即籍脊级集”等,其韵母当时就有i和ie两读(甄尚灵1985),今天,除了部分老年人仍读ie外,中青年人都读与普通话同。其他人声字也有不少声、韵发生了变化。如“劈辟僻”:pie21变为pi21,“足”:tcyo21变为tsu21,“率”(效率):so21变为ny21,“俗”、“速”:cyo21变为su21 ,“育”:yo21变为y2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科低年级专业基础课研究型教学的探讨.doc
-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转制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doc
-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难点及解决对策.doc
- 本量利分析法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应用.doc
- 机构投资者对中小投资者保护效应.doc
- 机械制造产品成本估算方法及应用分析.doc
- 杉木、檫树混交林生长及其土壤肥力变化探讨.doc
- 李世石 他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冠军虽然输了比赛.doc
- 材料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考.doc
- 材料专业课程全英文教学的实践与探索.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