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师德缺失现象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高校师德缺失现象的思考

对高校师德缺失现象的思考   摘要: 当前高校师德存在逐渐缺失问题,虽属个别现象,但已影响了教师整体的形象,主要表现为:只授业不传道,育人目的淡化;重科研轻教学,教育功能虚化;重名利轻奉献,服务意识边缘化。其弱化原因有:社会理想化诉求传统与教师个体现实性追求之间的矛盾;教师管理与评聘制度的缺陷;市场经济对高校办学理念和教师主体价值的冲击;社会性道德危机对师德的影响等 Abstract: The current moral deficiency problems of college teachers are individual phenomenon, but it has affected the overall image of teachers, mainly as follows: only teaching not preaching, diluting the purpose of educating people; focus 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light teaching, weakening educational functions; weight fame and light dedication, sense of service marginalized. The reasons of weakening are: the conflict between social ideal appealing tradition and the demands of individual teachers reality pursuing; the defects of teacher management and appraisal system; the impact of market economy on the educational philosophy teachers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principal value of teacher; the impact of social ethics and moral crisis on moral of teachers. 关键词: 高校师德;缺失;表现;原因;对策 Key words: moral of college teachers;deletion;performance;reason;strategy 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9-0210-02 0引言 国以教为本,教以师为本,师以德为本”[1],师德是教育乃至整个国家民族的根基。师德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品德,它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未来人才培养的质量乃至整个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 1高校师德缺失的表现 1.1 个人品质失范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在很多地方比一般的职业道德具有更多的内在要求。调查中有61.9%的人认为“教师道德水准一定要高于普通公众”,而认为教师也是人不必用“崇高”来要求的只占31.6%。事实上,某些高校老师自身素质离一个大学教师的行为准则要求有很大差距,难以达到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的目的,有的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利用考试分数向学生索贿,在招生分配中进行权钱、权色交易现象比比皆是,敛财手段无奇不有、层出不穷。有的热衷于跑官场、拉关系、追逐权力,教师之间人际关系紧张,为了自身利益勾心斗角、不择手段,师者风范荡然无存,而这些教师中不乏专业知识渊博、教学效果俱佳者 1.2 学术道德失范近年来,学术造假事件频频上演。在一些专家、学者和教师中,学术良心已经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著名学术打假人方舟子的新语丝网站,从2000年起开始打假,至今揭露了800多起各种各样的学术造假事件,这样的事件存在于普通高校、重点高校,乃至清华、北大这样的中国名校;这样的事件存在于学生、讲师、教授,名牌大学教授,直到院士。更让人担忧的是,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把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问题看成是小事,出了这方面的事件,有关方面的态度不是严惩有关责任人,而是采取隐瞒、淡化处理等方式。目前,很多高校还没有较完善的制度规范来防止和惩处学术不端行为 1.3 职业道德失范有的教师缺乏敬业精神、责任意识淡漠,不愿钻研业务、不思进取、敷衍了事、糊弄学生。只要有教材就敢开课,十几天拿下一门课程的“讲授”,照本宣科,几个教龄很短的非专业教师就能组成一个教学系;有的教师自由主义思想泛滥,信口开河 2高校师德缺失的成因分析 高校师德失范谁之过?笔者认为,高校师德弱化既有教师个人的原因,也有社会历史的原因,还有管理和体制的原因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