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浅析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   摘 要: 语言与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英汉习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对英汉习语中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差异进行了分析,并指出,要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就必须让学生从英汉习语中来了解英汉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英汉习语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都拥有极为丰富的习语。习语是某种语言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而固定的表达方式,广义上包括成语、典故、俗语等。习语的含义并不是组合习语各词意义的简单相加,它寓意含蓄深刻,往往用来比喻。习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折射出该语言特有的文化信息。由于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等不同,英汉习语存在着很大的文化差异。要想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真正实现跨文化交际,教师就必须传授英语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通过习语来充分了解英汉文化之间的差异 语言中大量的习语鲜明地反映出一个民族在各方面从古到今的文化状况。无论是政治经济、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衣食住行、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还是地理、气候、历史、教育等都在习语中得到了反映。以下列出五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差异 1.自然环境 任何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自然环境。每种文化都因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特征。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于海洋性气候,西风是温暖湿润的风,报告春天的来临。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而中国属大陆性气候,汉语中的东风常代指春天的风。如唐代诗人韩愈有诗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斜柳。”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人们常用“可爱”“温和”“美好”等词语来描述。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而中国的夏季往往炎热高温,“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 此外,英国是个岛国,海岸线长,捕渔业和航海业比较发达;中国为内陆农业国,人民世代以种田为生。所以,英语中有很多习语和fish、sea、water有紧密的联系,而汉语对应的表达方法则多和农业生产工具、土地等有关联。比如,汉语用“班门弄斧”来表达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英语则为teach fish to swim;汉语的“挥金如土”英语对应的表达方式为spend money like water;英语中的drink like a fish则相当于汉语“牛饮”之意;“遭遇困境”英语为between the devil and sea,汉语则为“进退维谷” 2.社会生活 与社会生活相关的习语从不同方面反映出英汉的文化差异。从习语的内涵角度观察英、汉民族所特有的喜好、禁忌等知识可以明显地看出这种差异所在。在西方人们通常将狗作为宠物来养,把它当成自己的家庭成员之一,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于吃狗肉十分反感。狗在英语中有时含有贬义,但总的来说属于中性或含褒义的情况居多。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皆有得意时),He worked like a dog(他工作很卖力),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人年纪大了学新东西不容易)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 tired。在汉语中狗是一种卑微的动物,与狗有关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走狗、狗急跳墙、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狼心狗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狗的贬义形象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 3.客套语 不同的民族具有自己独特的习惯客套语,他国人只有了解了西方人的文化、风俗、习惯以及他们的客套语,才能不产生误解。如打招呼,中国人很喜欢用“吃了吗”、“到哪儿去”、“干什么去”等作为问候语,来显示对朋友或熟人的友好、关心。但倘若你见到西方人也按中国人的传统问候方式问“Have you eaten yet?”“Have you had your lunch?”或“Where are you going?”则会令其大惑不解,甚至会感到你在干涉他的行动自由,因为这些问题都是在询问个人的私事。中国的传统文化把谦虚视为美德,当别人赞扬我们时,我们往往会自贬一番。然而西方国家没有这样的文化习惯,西方人往往会高兴地说声“Thank you”表示接受。有些中国人认为西方人过于自信,毫不谦虚;而西方人听到中国人否定别人的称赞或否定自己的成就时会感到非常惊讶,甚至会认为中国人不诚实 4.宗教信仰 宗教是人类思想文化的重要组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