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 高山草甸 针叶林 落叶阔叶林 常绿阔叶林 热带雨林 海拔 高 低 温度 低 高 高山 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 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 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 鲢鱼在浅层;草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在池塘生物群落中,存不存在垂直结构? (3)群落的垂直结构出现分层现象的意义? (1)引起植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光照强度 (2)引起动物分层分布的主要原因 食物、栖息场所等 使生物群落在单位面积上能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类和数量,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如阳光、空间、营养物质等)的能力。 思考讨论 2、水平结构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温度、湿度和盐碱地等因素的差异,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种群的密度也有差别。 ---镶嵌分布 第3节 群落的结构 1、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 差别? 2、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3、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本节聚焦 下图展示了在池塘水面、水中、水底生活的多种生物。 1、这个池塘中有哪些生物? 2、假如池塘中的肉食性鱼大量减少,池塘中其他种群的数量将会出现什么变化? 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植食性鱼、肉食性鱼、微生物等 肉食性鱼 小型水生动物 浮游动、植物 植食性鱼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包括这个区域内所有有生命的物质 群落的概念 研究池 塘群落 种群种类 优势种群 种间关系 种群位置 群落的 空间结构 群落演替 池塘的范围和边界 一、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特征:物种的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结构等。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群落的结构特征: 群落的物种组成 种间关系 群落空间结构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不同的群落物种的组成是不同的 不同的群落如何进行区分?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部分物种名录 西伯利亚红松 西伯利亚冷杉 西伯利亚云杉 福建武夷山的常绿阔叶林 新疆北部的常绿针叶林 部分物种名录 苦槠、青钩栲 武夷杜鹃 毛杆玉山竹 武夷铁角蕨 常绿阔叶林 常绿针叶林 物种的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丰富度。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不同的群落物种数目是有差别的的 二.群落的物种组成 2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的丰富度。 3不同群落其优势种不同。 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其规律为: ①热带——两极 物种丰富度减少 ②海拔高度增加 物种丰富度减少 ③随水深增加 物种丰富度减少 森林群落中数量占绝对优势的是乔木,草原上占优势的是 草本植物 两种草履虫单独培养和混合培养时种群个体数量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资料1 1、两种草履虫具有相似的生活习性,当它们被放在同一个容器中培养时,起初两种草履虫的数量较少,而食物(杆菌)数量较多,因此表现为两种草履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加。但是,随着两种草履虫数量的增加,相互之间对食物的争夺表现为大草履虫处于劣势,双小核草履虫处于优势。随着双小核草履虫数量的增加,争夺食物的优势越来越大,最终大草履虫失去了食物来源而灭亡。这就是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 大象和狮子抢夺水源 1、竞争 结果: 水稻和稗子的竞争 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特点: 生活环境、生活习性越相近的物种间斗争越激烈。 竞争 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竞争的结果常表现为相互抑制,有时表现为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C A B 生物数量 时间 生物A 生物B ★竞争实力悬殊时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 ★竞争实力相当时相互抑制 (牛与羊) 2.90多年的调查研究表明,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之间存在相关性。例如,从1845年到1855年间,猞猁数量的增加导致雪兔减少;而雪兔的减少,又会造成猞猁减少,之后雪兔又大量增加。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猞猁数量 雪兔数量 雪兔和猞猁相互制约,它们的种群数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捕食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注意: 同种生物的成体以幼体为食,不是捕食关系,而是种内斗争。 捕食不只是动物之间,动物以草为食,亦是捕食关系。 植食 肉食 食蝇草 A B 被捕食者与捕食者之间不同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表彰大会教师代表演讲稿.pptx VIP
- 为促进意义学习而设计教学盛群力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工程量清单和招标控制价编制实施计划方案.docx VIP
- “俄语+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江苏师范大学圣理工-中俄学 .pdf VIP
- 2023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散文)阅读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大白菜种质资源描述规范.PDF VIP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联合攻关项目管理办法.docx
- 3.4热力学第二定律(原卷版+解析).docx VIP
- 中职 《药用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劳保版·2023)同步课件:3.4醚.pptx VIP
- 2015三峡大学(修改版)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