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高三理综一模物理部分
2013年北京市西城区
高三理综一模物理部分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
A. B.
C. D.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
C.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
A.密集程度增加 B.密集程度减小
C.平均动能增大 D.平均动能减小
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A.太阳的质量 B.卫星的质量
C.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D.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
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式为y=0.1sin,位移y的单位为m,时间t的单位为s。则
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
C. 在t = 0.2s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
如右图所示,正电荷Q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的金属球面上,沿x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和表示。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x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或电势随位置x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
(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A.(1)和(4) B.(2)和(3)
C.(1)和(3) D.(2)和(4)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2。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性势能,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
A.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
B.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
C.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D.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向可能相同
(18分)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电源甲的电动势大约为4.5V,内阻大约为1.5Ω;电源乙的电动势大约为1.5V,内阻大约为1Ω。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除了导线、开关外,实验室还能提供如下器材:
A. 量程为3V的电压表V
B. 量程为0.6A的电流表A1
C. 量程为3A的电流表A2
D. 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R1
E. 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R2
F. 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3
G. 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R4
(1)选择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器材,采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填D或者E);电流表应该选择 (填B或者C);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 (填F或者G)。
②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和电压表的示数U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机拟合得到
如图2所示U—I图象,U和I的单位分别为V和A,拟合公式为U=﹣5.6I+4.4。
则电源甲的电动势E = V;内阻r =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B. 电压表的分压作用C.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D. 电流表的分流作用E. 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
(2)为了简便快捷地测量电源乙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择电压表、
定值电阻等器材,采用图3所示电路。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 (填D或者E)。
②实验中,首先将K1闭合,K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