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doc
试析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与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论文
论文摘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丈化的关系密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养,又要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首 论文摘要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与丈化的关系密切。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注重语言知识教学和语言技能培养,又要进行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首先介绍文化和文化意识的定义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然后着重探讨文化教学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等。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教学跨文化意识方法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英语国家的文化,任何语言都不能脱离文化观念或文化背景而独立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和双方文化上的差异,人们在使用不同语言进行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会以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等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结果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并实现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mu—nication),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因此,英语教学必须涉及文化内容,包括词汇的文化标记、语用习惯、语篇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在英语教学中,学生不仅应该学习英语语言本身,而且应该培养和提高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关于文化的定义问题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各持己见,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有学者根据文化的结构和范畴把文化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文化。广义的文化被称为“大写C文化”(Cul—tureallc),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等。
20世纪5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Kroeber Kluckhohn)对文化的定义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戴维斯(Davis)认为,文化就像冰山一样,只有一小部分,即所谓的客观文化(ObjectiveCulture)是我们能看得见的,如历史、文学和风俗习惯等;绝大部分,即所谓的主观文化(SubjectiveCulture)是不易观察的,如情感、态度等。她还认为,普遍被人们接受的文化的定义是具有认同性的一个人类群体内部世代共享、学习和相传的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行为方式、惯例以及交际模式的总和。
跨文化意识就是对异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异同的敏感度以及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TargetLanguage)(如英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出的自觉性。也就是说,学生在学外语过程中应注意以某种外语为母语的人如何使用该语言,如他们谈论什么、怎样谈、他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际手段、他们使用的语言形式和交际方式包含什么样的社会文化信息等。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首先,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系统是文化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也就是说,文化不等于语言,文化大于语言。然而,文化大系统不可能独立存在于语言系统之外,语言系统本身是构成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而且文化大系统的其他要素都必须由语言来传达。作为文化一部分的语言和作为文化传播媒介的语言所具有的双重性,确定了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其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传播媒介或者交际工具,作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能够承载各种信息;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本身就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也是语言系统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文化差异在词汇层次体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广泛。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文化中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AssociativeMeaning),如“红色(red)”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喜庆、欢快、热闹;而在英语国家则是表示愤怒、气愤的意思。“龙(dragon)”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兽或神异动物,是封建时代帝王的象征,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但是,在英语国家中,“龙”却被看做是能喷火的可怕的怪物,代表邪恶的力量或势力。
文化差异在习语(Idiom)中体现得更为突出。骆世平认为,习语的形成与语言所属的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是产生习语的温床。每个民族都有其自身的民族文化,这就是各民族在生产劳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与传统,其中包含着历史、语言、风俗、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婚姻习俗等。习语是经过人们长期使用、千锤百炼而成的语言形式,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因此习语比词汇更富于文化内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