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重点讲义

(2015·江苏单科·T2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八条规定:“人民法院认定证人证言,可以通过对证人的智力状况、品德、知识、经验、法律意识和专业技能等的综合分析作出判断。”之所以这样规定,是因为 (  )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意识是主观的也是不真实的 C.主观与客观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解析】选A。证人基于自身的利益和外部某些压力可能不会说真话,会作出有倾向性的选择,所以法院要综合分析作出判断,故选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主观的,但也是真实存在的,故B说法错误;主观与客观未必能够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C说法错误;D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据统计,近两年来,我国一年接收的社会捐款物总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然而,是有发生的一些贪污、滥用善款、骗捐诈捐等事件,给慈善事业的发展蒙上了阴影。社会各界呼吁慈善立法的声音越来越高。最终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经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慈善法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善的新时代,推动慈善事业规范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分析材料如何体现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8分) ①慈善事业快速发展以及一些负面事件给慈善事业蒙上阴影,引起社会各界呼吁出台慈善法,反映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②慈善法的出台,开启了我国依法治善的新时代,推动慈善事业规范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地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 (每点4分) (2015·全国卷Ⅱ·T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抗日战争期间,面对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中国人民克服经济力、军力、政治组织力等远远弱于日本的困难,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左权、赵登禹、张自忠、戴安澜等爱国将领,“狼牙山五壮士”“八百壮士”等英雄群体,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首爱国主义的壮丽史诗。 在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日战争中,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抗战精神始终支撑和激励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最终打败了极其残暴、极其野蛮的日本侵略者,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结合材料,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说明抗战精神对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作用。(10分)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意识能动作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把握意识能动作用的内容,并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解析】本题是意义类试题,限定的知识是意识能动作用,包括意识对物质的反映,也包括意识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一种正确的意识,它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抗战的信心,坚持持久战,最后获得了抗战胜利。 答案:(1)意识是对物质的能动反映,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抗战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坚持抗战、争取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抗战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斗志,增强了战胜日本侵略者的信心;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国力弱、武器装备落后等困难,坚持持久抗战,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 * 1、从起源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从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从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的本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例2:经过训练能从水龙头接水灭火的黑猩猩,当遇到着火的时候,如果周围只有河的话,却也不懂得从河里舀水灭火。因为它没有“水”的概念,它不知道水管里的水与河里的水都是一样的水。 合作探究:下列材料反映了什么道理? 例1:鱼看见钓饵就咬,并不了解钓饵中的钓钩,更不清楚钓鱼翁所包藏的祸心,甚至咬钩后侥幸逃脱,下次遇到钓饵照咬不误。 世上最奇特的建筑 思考: ◎为什么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也要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 最蹩脚的建筑师具有能动的意识活动,而蜜蜂没有。蜜蜂筑巢、蜘蛛织网等都是本能的活动。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马克思这段话说明:人比动物高明的地方在于: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1)意识活动的特点: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反映 (强调意识在“认识世界”活动中起的作用。只停留在对事物认识阶段,没有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不同于动物无目的本能活动) 人们在反映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抱有一定的目的, 在行动之前还要确定目标、行动方式和行动步骤等。 (关键词:目的、动机、目标、行动步骤、规划等) 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自觉选择性:意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