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PDF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2015版)

中疾控传防发〔2015〕139 号附件 全国消除疟疾监测方案 (2015 版)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疟疾消除阶段全国疟疾监测工作, 指导已消除地区开展疟疾输入再传播风险评估及消除后监 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消除疟疾 行动计划(2010—2020年)》、《消除疟疾技术方案(2011年 版)》等制定本方案。 本方案包括消除阶段和消除后阶段监测。尚未通过省级 消除疟疾考核的县(市、区)按照消除阶段的监测要求开展 工作。已经通过省级消除疟疾考核的县(市、区)和非疟疾 流行县(市、区)按照消除后阶段的监测要求开展工作。 一、原则与目的 在消除阶段,监测是消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及 时发现每一个传染源和可能存在传播的疫点,为及时清除传 染源并阻断可能的传播提供线索。 在消除后阶段,监测是保持工作能力,巩固消除成果, 防止输入性疟疾引起继发传播的关键措施。 二、监测相关定义 (一)临床诊断病例:曾在疟疾传播季节在疟疾流行区有 1 夜间停留史或近二周内输血史,且具有典型疟疾临床症状或 体征,但显微镜镜检或快速诊断试纸条检测(RDT)阴性的 病例。 (二)确诊病例:具有典型或不典型疟疾临床症状或体征, 显微镜镜检、RDT或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阳性的病例。 (三)本地感染病例:在我国范围内通过按蚊传播的疟疾, 包括无明确境外感染证据的疟疾病例。 (四)输入病例:发病前一个月内有境外疟疾流行区的旅 行史,且有明确的境外感染证据的疟疾病例。 (五)输入继发病例:由输入病例在当地经按蚊传播感染 的第1代病例(输入继发的第2代病例作为本地感染病例)。 (六)复发病例:间日疟或卵形疟患者血液中的红内期疟 原虫被清除数周或数月后,由肝内期疟原虫休眠子发育为裂 殖体,释放裂殖子进入血液进行裂体增殖,再次出现疟疾临 床症状和体征的病例。 (七)非蚊传疟疾病例:经母婴传播的先天性疟疾和输 血感染疟疾的病例。 (八)疫点:有以上各种类型疟疾病例报告的自然村(居 民组)。 三、消除阶段的监测 (一)病例发现与报告 1.发热病人血检和病例发现 2 有实验室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就诊的疑似疟疾病 例、临床诊断疟疾病例及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进行实验室疟 原虫检测,并填写《发热病人血检登记表》(附表 1)。实验 室疟原虫检测方法可选择厚、薄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或RDT(详 见《疟疾诊断标准》)。 没有实验室疟原虫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将符合上述 条件的就诊病例转诊到有条件的医疗机构,或在采用抗疟药 物治疗前采制厚、薄血涂片和滤纸血,送有实验室检测条件 的医疗机构或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实验室疟原虫检 测。 根据 《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疟疾 流行区的分类标准,在一、二类县,以乡为单位,每年血检 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 1‰。在三类县,以县为单位, 每年血检人数不低于辖区总人口数的0.5‰。 2.病例报告 医疗卫生机构发现临床诊断或实验室确诊的疟疾病例 后,应当在 24小时内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通过国家疾病 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二)病例复核与流行病学个案调查 1.病例实验室复核 报告病例的实验室复核由病例报告地县级疾病预防控 制机构负责,并在3日内完成。 3 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有专人负责每天浏览国家疾 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发现本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报告 的临床诊断或确诊疟疾病例后,应立即与报告单位联系,并 对报告病例的血样进行实验室复核。 实验室复核首先采用血涂片显微镜检查方法,并对复核 阳性的样本进行疟原虫种鉴定。对镜检复核阴性的临床诊断 病例和镜检复核与初检

文档评论(0)

ldj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