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读长沙望城出土木楬签牌札记
讀長沙望城出土木楬簽牌札記
(首發)
伍堯堯
復旦大學
1993年,湖南長沙望城坡西漢漁陽墓出土了一批木楬和簽牌。《文物》2010年第4期刊載了该墓的發掘簡報,公佈了部分木楬和簽牌的圖版,並附有釋文。我們讀後感到釋文尚有可以補充修改的地方,現提出向大家請教。
爲方便討論,先將相關釋文移錄如下:
E:47 陛下所以贈物:青璧三、紺繒十一匹、薰[1]繒九匹。
D:18 青緒襌衣□□、□衣、絹緒襌衣三、□襌衣一、白緒襌衣六、襌衣一、相緒[2]襌衣四□。凡廿六衣。王。
C:34-1 素練、白綺緒布襌襦五、青綺複裯裙[3]、練襌前襲四、青綺、紅複要衣二、白綺襌紗裙二、緹合[4]裙一、白綺、素襌裯裙六、練、帛、素襌裙六十六、布素、練、帛襌□[5]廿、素襌裯直裙七、帛綿[6]敝膝一。凡百五十五。故。第十一。
C:4 白綺綉、沙綺、薰綺、薰綉、青縠複前襲九,白縠綉合前襲一、練、白緒禪[7]前襲二、素綉沙縠繡、皂緒複騎衣三、□荃[8]禪騎衣一、薰綺綉、沙綺綉合騎衣三、薰綺綉薰縠複襦二。凡廿一故善。第十四。
C:34-2 炊綿[9]絮一鈞十斤。第百四。
校讀:
[1]木楬中“熏”字數見,有如下幾形:
A.E:47 C:4 C:4 C:4
B.C:4
C.C:4
B字形似从“艸”。C字形模糊,暫單獨列出。這些字原釋文統一作“薰”。我們認爲上述之字皆應徑釋爲“熏”。該字馬王堆遣策中亦見,如、,《說文》:“,火煙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黑也。”形上部的“”其實是說文小篆“熏”所从之“屮”筆劃斷裂變形而成。而“屮”和“艸”在作爲偏旁用時又經常通用,故出現B這類形體,漢代銅器銘文中“熏爐”之“熏”亦有从“艸”作之例。“熏”形體的這種變化可以拿來類比的例子是“惠”,馬王堆帛書《戰國縱橫家書》第133行作“”,馬王推三號墓遣策簡185“”,馬王堆一號墓遣策簡158作“”。第一形的上部寫法同說文小篆,筆劃斷裂後即第二形,又“屮”“艸”可互換形成第三形。
[2]“相緒”,當同馬王堆三號墓遣策簡348“霜緒襌衣一,繢椽(緣)”之“霜緒”,讀爲“緗紵”。“緒”,馬王堆漢墓遣策中多見。《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注釋說:“緒,疑當讀爲紵。《說文·糸部》:‘紵或从緒省’。樂浪出土河平三年夾紵漆盤銘曰‘緒飯(盤)’(《支那漢代紀年銘漆器圖説》圖版四之二)亦借緒爲紵。《周禮·天官·典枲
關於“霜”,伊強先生認爲:
“霜”似可讀爲“緗”。皇象本《急就章》“欎金半見霜白蘥”,“霜”顏師古注本作“緗”。《說文新附·糸部》:“緗,帛淺黃色也。从糸相聲。”《釋名·釋采帛》:“緗,桑也,如桑葉初生之色也。”讀作“緗”的“霜”字又見於尹灣漢墓簡牘《君兄衣物疏》:“霜丸復衣一領。”漢簡中“緗”或又寫作“相”,如江蘇鹽城三羊墩漢墓出土木牘:“相丸□一。”
其說似可從。
[3]“青綺複裯裙”後漏釋“一”字。
[4]“合”當讀爲“袷”。馬王堆三號墓遣策有“青綺襌合衣”(簡350)、“生綺襌合衣”(簡357)、“連絑(珠)合衣(幭)”(簡358)。簡350注釋說:“合,疑爲袷字。”《說文》:“袷,衣無絮。从衣,合聲。”“袷裙”當與“袷衣”類似,“袷衣”是上裝,“袷裙”是下裝。
[5]“帛襌”下一字作,原釋文缺釋。根據該字在上下文中的位置和本木楬所記物品內容,它表示的應該是衣、襦、裙、蔽膝一類的服飾名詞。我們懷疑這個字即“分”,讀爲“”。《說文·巾部》“楚謂大巾曰。”段玉裁注:“《方言》‘大巾謂之’。《内則》曰‘左佩紛帨’,鄭云‘紛帨,拭物之佩巾,今齊人有言紛者。’《釋文》曰‘紛,或作帉’。”馬王堆三號墓遣策有“緒(紵)()”、“素()”、“麻()”,可參。
[6]“綿”,圖版作,字已模糊。細審圖版,似當改釋爲“布”。
[7]本片木楬兩處“禪”均當是“襌”的誤排。
[8]“□荃”,圖版作。
原釋文缺釋,我們認爲此字當是“”。“”亦見於馬王堆一號墓遣策,字作(簡265)、(簡267),整理者認爲是“盭”字之省,讀爲“綟”。 綟是指一種用草染成的黑黃近綠的顏色。這種釋讀放在木楬中也是合適的。
原釋爲“荃”,誤。該字所从與曹全碑“金”、孔宙碑“銘”字偏旁寫法完全一致,應是“金”而非“全”。“金”的這類寫法在其他秦漢文字資料(如睡虎地秦簡38.110、馬王堆帛書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九四下)中亦多見,詳可參《秦漢魏晉篆隸字形表》995-1014頁。“菳”,我們認爲可讀爲“衿”或“紟”。“金”、“今”均爲見母侵部字,音近可通。“衿”指繫衣襟的帶子。《禮記·內則》“衿纓綦屨。”陸德明釋文:“衿本又作紟。”《荀子·非十二子》“其纓禁緩,其容簡連。”楊倞注:“禁緩未詳,或曰讀爲紟。紟,帶也。”
當釋爲“菳”,讀爲“綟衿”,指一種綠色的帶子,修飾“騎衣”。
[9]“綿”,圖版作,按字形當嚴格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三只松鼠内控ppt.pptx VIP
- 2010 Actors and Directors in each lecture(latest).ppt
- 2025年时事政治热点题库单选题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docx VIP
- FA458粗纱机说明书教程.doc
- 寒假预习讲义01比的意义与基本性质2024-2025学年沪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docx
- 中职课件:心里健康与职业生涯全册课件.pptx
- 生产工艺程序操作步骤及预防措施处理解析.pdf VIP
- 输血反应与应急预案.ppt VIP
- 202105混合流水车间调度HFSP优化GA算法Matlab实现教学视频资料.pdf
- 二次函数与全等、相似三角形的存在性问题(共19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