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业文明的崛起对中国的冲击: 政治: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伴随民族危机的日趋严重,中国社会各阶级积极抗争,农民群众和民族资产阶级分别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形成了爱国救亡运动的高潮。 经济:西方列强加紧经济侵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侵略势力由沿海地区深入到内地,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采用机器化大生产。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开始出现并得到初步发展。中国开始了近代化。 思想文化:西学东渐,西方科技和民主启蒙思想陆续传入中国,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 社会生活: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文明的文化特色。 (1)将侵华史、探索史与思想史相结合, 侵华史理解探索背景,探寻思想解放与政治变革的关系。 (2)归纳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理解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的地位。 (3)关注“西学东渐”和中西文化冲突, 理解文明演进的特点。 (4)把握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表现, 掌握分析社会生活变迁原因的方法。 考点 1 晚清经济结构的变化 1. 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1)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 西方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 把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 (2) 表现: ① “织”与 “耕”分离(个体农业与家庭手工业分离)。 ② 丝、茶等农产品日趋商品化并大量出口 (自给自足成分减少)。 李鸿章的评价 “李少荃拼命做官,俞荫甫(俞樾)拼命著书”。 —— 曾国藩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梁启超 李鸿章的评价 “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 ——孙中山 李鸿章的自评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尤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考点2 列强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 1.鸦片战争 (1)鸦片贸易和禁烟运动。 (2)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近代史开始。 (3)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海国图志》,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和1860年,列强迫使清政府分别签订《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进一步卷入世界市场,经济现代化启动。 3.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1) 过程:①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②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政权。③1853 年定都南京, 正式建立政权。④1856年进入全盛时期。⑤1856年天京变乱, 由盛转衰。⑥1864年失败。 (2) 纲领:①《天朝田亩制度》: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但是, 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 严重脱离实际, 根本无法实现。②《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但迫于当时形势, 未能实行。 4.甲午中日战争 (1)日本挑起战争和黄海大战。 (2)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促使中国政治现代化启动。 (3)甲午战争后台湾人民自发进行反割台斗争。 考点 3 晚清政治民主化历程 1.资产阶级维新派:戊戌变法 —— 政治民主化的启动 下列是孙中山在革命进程中的言论,其先后顺序是 ①自今日始,吾等之非清朝人矣 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③使全国人民赞成我的政策,我十年之内必能为中国造二十万里铁道 ④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2010年江苏卷历史22)(9分) 近代以来,辛亥革命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具有某种标志性的意义,其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人们对它的认识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现多种说法。美国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对辛亥革命的界定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财务报表》素材.ppt
- 【师说】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3.1离子键新人教版必修2素材.ppt
- 《财务软件应用》1素材.ppt
- 《财政学》第十三章教学素材.ppt
-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讲商周的政治制度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岳麓版素材.ppt
- 《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读书感悟素材.ppt
- 【师说】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3.1.2石油炼制乙烯苏教版必修2素材.ppt
- 《藏羚羊跪拜》5素材.ppt
- 【高优指导】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21讲罗斯福新政及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岳麓版素材.ppt
- 儿童阅读从绘本开始(培训)资料.ppt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第二部分专题梳理专题四历史小短文命题与示例新人教版素材.ppt
- 当前经济形势与金融租赁资料.docx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九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素材.ppt
- 当心雷电伤害资料.pptx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十二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素材.ppt
- 【苏教版】中考语文精品复习:第5部分-写作与表达(171页)素材.ppt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二中国现代史主题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素材.ppt
- 【河南中考面对面】2016中考历史教材知识梳理模块三世界近代史主题十七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素材.ppt
- 档案管理工作总结完整版资料.pptx
- 党的基本知识讲座(积极分子)资料.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