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日“舞龙”篇 - Sinofield.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文化日“舞龙”篇 - Sinofield

中国文化日“舞龙”篇 舞龙是中国民族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之一,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标志。相信很多学生或 许在某个地方听过、看过,并因此对“龙”这个神秘的“物种”产生兴趣和敬意,但 可以肯定的是,很少有学生可以亲自舞龙 ! Sinofield 有专业老师指导学习舞龙,让学 生真正感受中华民间庆祝节日的喜庆氛围,并对中国文化以及中文产生更浓厚的兴 趣。 在 RHHS 中国文化日,“舞龙”活动当之无愧是当天的高潮。有了书法-书写古龙字 体活动的铺垫,大多数学生对“龙”已有了初步概念(详细内容请看 《圆隆中华-蓝 山中文体验中心迎接第一批学生》、 《中国文化日“待客之礼”篇》和 《中国文化日之“书法”篇》)。在中国,龙乃中国四灵(龙,凤,麒麟,龟)之 首,亦是祥瑞的灵物。它作为和风化雨的主宰,也是狂涛骇浪的破坏者,中国人对之 敬而且畏。数千年来,炎黄子孙更是把自己称作是“龙的传人” 。 据记载,“舞龙”最初是为了祭祀,而非娱乐,比如古人曾经为了“祈雨”,身穿各 色彩衣,舞起各色大龙。渐渐的,“舞龙”成为了中国人民表达良好愿望,庆祝节日 的重要活动之一。 对于极其讲究的中国文化而言,舞龙也有其独特的习俗。首先,风格有着南龙和北龙 之分。Sinofield 为大家介绍的是“南龙”,也就是从江南一带发展出来的舞龙形式。 整条龙队分为龙珠、龙头、龙身、龙尾四部分,共需要十个人组成。 再者,舞龙的“龙”通常是被安置在当地的龙王庙里。舞龙之日,随着旌旗、锣鼓、 号角,将龙身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舞时,以举龙珠的人作为引 导,龙首作抢珠状,随着龙珠前后左右四周摇摆,引起龙身游走飞动。 专业老师为学生科普完“舞龙”知识后,学生们兴高采烈的将“龙”请出来~ 舞龙动作的分类非常多,其中有 8 字舞龙动作类、游龙动作类、穿腾动作类、翻滚动 作类、组图造型动作类等。根据动作的分类,其难易度也不同。而 Sinofield 为学生们 介绍的是 8 字舞龙动作类。 其动作特征是运动员将龙体在人体左右两侧交替作 8 字形 环绕的舞龙动作,可快可慢、可原地、可行边,也可利用人体组成多种姿态,多种方 法作 8 字形状舞动。 舞龙技法的要素除了体力和技巧,还有团队配合。学生们新组的龙队,每个队员在短 时间内,除了自己要熟练舞龙技巧,还要照顾及配合其他队员。 通过一番练习,学生们已掌握基本技巧,团队之间配合默契,更加体会到舞龙的乐 趣。Sinofield 为学生设计这个活动,除了让学生享受文化的乐趣,也是为了让学生们 增强团队精神。 三只“龙” 队齐现风采,准备舞龙比赛~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