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VIP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观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吞咽治疗仪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 观察吞咽治疗仪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4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入科顺序分成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观察组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对照组行常规吞咽功能训练,两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和常规护理。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用洼田饮水试验评定吞咽功能。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3.8%、对照组65.2%。结论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应用吞咽治疗仪治疗可促进吞咽功能恢复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吞咽治疗仪; 吞咽训练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2-092-01 吞咽功能障碍在急性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1%,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气道梗阻、窒息甚至死亡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吞咽功能恢复,可很大程度上减少并发症,有效防止误吸,使患者恢复经口吞咽进食,及时得到足够营养,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促进疾病全面恢复,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因此,必须尽早改善吞咽障碍患者的摄取-吞咽功能,以补充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增加抵抗力,预防并发症,对疾病康复有重要意义。2009年1月-2011年9月,本院神经内科对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使用吞咽治疗仪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47例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例,其中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0±10.0)岁,所有患者经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定,其中Ⅲ级6例,Ⅳ级12例,Ⅴ级6例;对照组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平均年龄(62.0±11.0)岁,所有患者经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定,其中Ⅲ级6例,Ⅳ级12例,Ⅴ级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选标准:符合2001年第5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严重意识障碍及感觉性失语;排除合并肿瘤、心脏安装金属支架或起搏器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同质化治疗,在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h后行吞咽功能训练 1.2.1 观察组 采用Vocastim吞咽治疗仪进行治疗。方法:安放电极处皮肤进行脱脂处理,将治疗仪正极放在第7颈椎处、负极放在颌下与环状软骨之间,用系带固定电极片,松紧适度,启动仪器,先用方波脉冲刺激后得到数值A,用三角型波脉冲刺激得到数值B,通过公式@=B/A,推断出患者吞咽肌群损伤程度。根据菜单选择T/R低频刺激,刺激时间(T)为1s,休息时间(R)为3s,电流强度因人而异,不宜过强,以免患者出现不适导致喉部痉挛,以患者适应并能见到吞咽动作为最佳,刺激同时嘱患者配合做吞咽动作。每次治疗时间20min,2次/d,2周为1疗程,共2疗程 1.2.2 对照组予常规吞咽功能训练 1.2.2.1 间接基础训练 颈部活动:嘱患者做颈部前屈、后伸、左右转头及颈部小范围旋转训练;呼吸训练:腹式呼吸及深吸气后吹气训练(吹蜡烛、吹纸条、吹口哨);发音训练:从发单音、元音开始逐步过渡到辅音、爆破音(如a-yi-wu,pa-da-ka等)及屏气-发声动作训练;肌肉力量训练:颊部作鼓腮、示齿、吮吸及咀嚼等动作,舌部做前伸、后缩、上下及左右摆舌等动作,逐渐增加训练次数和给予适当阻力训练,上述训练每日3次,在餐前进行。冰刺激训练:以方糖大小的冰块在舌尖、舌边缘、口腔颊部、软腭、硬腭等处进行按摩,每次约10min,1次/d 1.2.2.2 直接摄食训练 训练前备齐急救设备(如吸引器)及进食器具(凹陷部分小的勺子、剪口杯子、注射器),选择密度均一、有适当粘性、不易松散、通过咽部及食管时容易变形、不残留在黏膜上的食物,同时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及温度。患者半卧位,头部前屈,偏瘫侧肩部用枕头垫起,一口量先以小量开始(3-4ml),然后酌情增至15-20ml,指导患者以合适的速度摄食、咀嚼和吞咽 1.3 评定标准 1.3.1 洼田饮水试验 患者端坐,饮下30ml温水。Ⅰ级:能不呛咳1次饮下;Ⅱ级:能不呛咳分2次以上饮下;Ⅲ级:有呛咳能1次饮下;Ⅳ级:有呛咳分2次以上饮下;Ⅴ级:屡屡呛咳,不能全部咽下 1.3.2 疗效评价 康复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4周评定吞咽功能。显效:吞咽障碍症状基本消失,洼田饮水试验提高1-2级,营养状况好,无并发症;有效:吞咽障碍明显改善,洼田饮水试验提高Ⅰ级,营养状况良好;无效:吞咽障碍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洼田饮水试验无变化或在Ⅲ级以上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