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张浦镇广播系统技术方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昆山市张浦镇广播系统技术方案

昆山市张浦镇广播系统技术方案摘 要 张浦镇有4个有线电视光发机房,拟建24只广播室或虚拟广播室,其中政府广播控制中心1个,行政村广播室23个,市局CATV共缆传输92.7M调频广播信号,将该信号解调成音频作为第一音源,张浦镇本地广播信号作为第二音源,分别调制成98M调频信号,通过机房CATV光发下行传输系统送到各光接收机,各村广播室的广播信号作为第三音源,经98M1550nm调频光发经光纤传输到镇机房,通过光分复用器耦合至所辖行政村的每个光接收机,实行98M调频广播多信源全覆盖 关键词 调频广播;光纤耦合;电平;共缆传输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58-0013-01 张浦镇广播系统工程被列入2009年度政府实事工程,受委托张浦镇文体站负责此项工程的建设。经市文广局事业科、张浦文体站有关技术人员对现状分析讨论,组织到周边县市学习取经,联系设备生产厂家索取资料,定购少量器材,在金华村与镇机房间作双向传输试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预想的要求,综合经济、技术、质量指标有较大优势,故作出以下技术方案 1 张浦镇广播系统覆盖范围与基本方式 1.1 覆盖范围 张浦镇目前有4个有线电视光发机房,拟建24只广播室或虚拟广播室,其中政府广播控制中心1个,行政村广播室23个,农村自然村用户13 141户,调频音柱650只 1.2 基本方式 张浦镇机房接收市局CATV共缆传输92.7M调频广播信号或数字广播信号,将该信号解调成音频作为第一音源,张浦镇本地广播信号作为第二音源,分别调制成98M调频信号,通过机房CATV光发下行传输系统送到各光接收机,各村广播室的广播信号作为第三音源,经98M1550nm调频光发经光纤传输到镇机房,通过光分复用器耦合至所辖行政村的每个光接收机,实行98M调频广播多信源全覆盖作为基本方式 2 辖区覆盖的广播反向传输和机房光纤耦合系统 1)由于行政村合并现象普遍,行政村地域范围较大,光接收机总量多。因无横向拓扑结构传输网,考虑将各行政村每个广播室信号反向传输到镇广电机房;2)调频98M光发反传方式:将各广播室话筒、CD的音源通过98M调频光发,占用一根光纤传输到镇机房,采用光纤耦合器与对应送达该村的光发输出的CATV光信号混合传送到对应村的所有光接收机;3)部分行政村比较大,在机房端有2台或以上光发射机输出电视信号,在村广播室将音源通过98M调频光发,占用一根光纤传输到镇机房,用光接收机接收下来,转成电信号再次和电视信号一起混入控制该村的多台光发射机中,传送到该村的所有光接收机 3 正向传送优先级设计构想 1)镇广播信号需调制成98M射频信号送全镇。由于所有音箱均采用98M调频音箱,故在村广播向该村播出时要求抑制镇广播信号,这样要求镇广播98M调制电平比CATV模似电平低4DB,村广播98M调制电平比CATV模似电平高4DB,即有±4DB的控制量(估计值),以达到自动切换目的。具体实施时可测定差拍分量和音频干扰分量的数值,达到较为满意的抑制效果为准,该方式从技术角度上讲虽然没有采用的必然性,但经济实用,试验下来使用效果良好;2)将市电台、镇自办节目及各广播室送达的信号经过调制处理,直接分配到各对应光发射机,还要通过98M调频光发射送到南港机房、大市机房、江南春堤机房。原南港、大市、江南春堤机房覆盖的行政村广播在这3个机房实行光纤耦合,不涉及反传到张浦机房;3)市、镇、村三级分时广播。可以根据昆山人民广播电台节目时段、内容作适当选择,规定时段插入镇广播节目。村广播节目除特发事件外,也必须规定播出时段。市广播采用电力定时开关控制,村广播采用调频抑制自动切换方式 4 其他模式参考 采用CATV共缆传输智能数字遥控调频音箱系统,可对分区进行自动寻址对点广播,远程控制目标音柱或调频音箱群,调频音箱群需要配备片区地址管理器和调制器。由于造价大,处理复杂等因素暂不考虑。电话反传方式,由于安全原因暂不考虑 5 共缆传输调频广播系统原理框图 参考文献 [1]王季平.调频同步广播技术的最新发展及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9). [2]何连成.调频同步广播网的理论、工程实现与策划[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1). [3]陈敬东.数字调频同步网技术及其工程建设[J].中国有线电视,2008(6). [4]倪世兰,钱岳林.电视与调频发送技术[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3. [5]高福安,孙江华.广播电视技术管理与教育[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1.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