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探究
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探究摘要贵州高海拔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研究结果表明:奥玉3101和成单30丰产性最好,产量在10 500 kg/hm2左右,登海3838、蜀玉15号、登海3339、YH-10、登海3632丰产性相对较好,产量均在9 000 kg/hm2以上,在该区也属于高产品种,三北6号、筑黄1号也可继续试种,蜀玉18号由于感大斑病较严重,应淘汰
关键词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高海拔山区;贵州省
中图分类号S513.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11-0112-02
地处贵州高海拔山区的毕节地区是贵州省玉米主产区,玉米是该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其单产高低和总产多少,直接影响全区粮食产量的增减[1-2]。大力推广和普及杂交玉米新品种,提高玉米单产,增加粮食总产量,对促进该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3]。为筛选出适应全区大面积种植的高产、优质杂交玉米新品种,特在毕节市八寨镇开展杂交玉米新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供试杂交玉米品种共有12个,分别为:蠡玉26、成单30、奥玉3101(由奥瑞金公司提供,均为半紧凑型),蜀玉15号、蜀玉18号(由四川龙丰公司提供,均为半紧凑型),登海3838、登海3632、登海3339(由登海种业提供,均为半紧凑型),YH-10(由贵州省农科院旱粮所提供,平展型),三北6号(由三北种业提供,平展型),筑黄1号(由贵阳农科所提供,平展型),农大108(由贵州种子总站提供,半紧凑型)
1.2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置在毕节市八寨镇八寨村老街组一农户承包的责任地里,海拔1 580 m,土壤肥力上中等,土质为大黄泥。前作玉米,轮作小麦,玉米带种植绿肥
1.3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每个参试品种为1个处理,其中以农大108作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长为6.67 m,宽为5 m,面积为33.35 m2,重复间设走道50 cm
1.4试验实施
根据省总站设计方案和品种的特点,半紧凑型品种栽培密度为5.25万株/hm2,采用分带种植,带距1.67 m,小行距50 cm;平展型玉米栽培密度为4.50万株/hm2,即每小区150株。株距分别为22.90、26.70 cm,每小区种植3个复合带。实行育苗单株定向移栽[4],育苗按草粪60%混细土40%,加普钙750 kg/hm2混合堆沤7 d后制营养球,半紧凑型按6.75万个/hm2,平展型按5.25万个/hm2营养球计。每个球约重0.3 kg,每个球播精选种子1粒。播种后,用细肥土盖营养球1 cm,封膜,待苗抽针后,揭膜炼苗。大田施肥用农家肥22.5 t/hm2、尿素270 kg/hm2、硫酸钾(55%)330 kg/hm2、普钙600 kg/hm2作底肥。移栽大田后在5叶时,结合中耕除草施尿素105 kg/hm2,在大喇叭口后期结合第2次中耕除草施尿素75 kg/hm2,病虫防治是用毒鼠药撒于苗床厢面防鼠害,出苗后用40%杀灭净喷施苗床和大田绿肥带防治地老虎1次。9月2日收获
2结果与分析
2.1生育期
由于2010年5月底至6月初长期高温干旱(最严重时在大喇叭口至抽雄期,叶片卷成筒状),使生育期有所提前,致使许多品种感大斑病严重,叶片后期大量枯死,有些品种属非正常成熟。各品种生育期在137~147 d,以蜀玉18号和YH-10生育期最短,为137 d,其他品种生育期均在144~147 d
2.2植株性状
供试各品种株高为219.6~295.8 cm,蜀玉18号植株最高,蜀玉15号次之,植株最矮的品种是登海3339,株高仅为219.6 cm,整个参试品种株高均较整齐一致,除蜀玉18号外,其他品种(组合)植株均较理想。穗位高76.4~136.8 cm,最高的是蜀玉18号,三北6号次之,YH-10穗位最低,为76.4 cm,整个参试品种穗位均较适中,也较整齐。茎粗1.78~2.32 cm,最粗的是蜀玉15号,登海3838次之,最细的是登海3632,仅为1.78 cm,其他品种茎粗均在2 cm以上,植株均为较粗状。双穗率最高的是成单30,筑黄1号次之,登海3838第3,农大108、蠡玉26、蜀玉15号、蜀玉18号4个品种无双穗。空秆率最高的是奥玉3101,为1.7%,登海3838次之,为1.1%,YH-10仅为0.5%,其他各品种均表现无空秆。从整个参试品种植株所表现出的性状而论,除蜀玉18号、三北6号植株较高、感大斑病严重外,其他各品种均表现良好
2.3果穗性状
各品种穗长17.8~23.0 cm,筑黄1号最长,为23.0 cm,蜀玉15号次之,为21.6 cm,穗较短的是登海363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