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证据与争议.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证据与争议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8, 1185–1197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DOI: 10.3724/SP.J.1042.2016.01185 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证据与争议* 1 2 3 王丽丽 贾丽娜 罗跃嘉 (1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心理系, 淮安 223300) (2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教育系, 无锡 214122) (3 深圳大学情绪与社会认知科学研究所, 深圳 518060) 摘 要 情绪信息对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 研究者一直在探讨情绪产生的本质问题:情绪的产生是“ 自动” 的 吗?已有的大量实验证据表明, 情绪可以被快速识别, 甚至在非注意条件下或者无意识条件下, 情绪信息也 可以被大脑(尤其是杏仁核)识别。大量实验结果分析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表现, 并探讨了情绪自动化加工的大 脑机制:皮层下通路。视觉信息在视网膜接受后, 经上丘脑与枕核传递至杏仁核, 这条通路被称为皮层下通路, 负责情绪信息的快速化加工。但是新的研究对已有的实验范式与技术手段进行了质疑, 反驳情绪的自动化加 工, 并质疑皮层下通路存在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理清情绪加工的本质与大脑机制, 今后的研究应当采用更为 严格地控制意识、注意资源的实验范式, 以及采用更精确、更高时间与空间分辨率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情绪; 自动; 杏仁核; 皮层下通路 分类号 B842 在复杂的视觉环境中, 人们在同一时刻会接 显。然而, 也有学者发现在没有注意或者意识的 受大量的信息, 我们的大脑会对这些输入的信息 情况下, 情绪信息与中性信息的加工并无异样。 进行评估, 并对重要事件给予更多的认知资源。视 本文归纳和分析了近年来有关情绪信息自动 觉系统加工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对信 化加工的相关研究, 系统阐述了情绪自动化的表 息进行选择和取舍, 但是哪些信息更重要呢?决 现形式及其证据支持, 并从大脑机制层面介绍了 定信息重要性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它的情绪性含 情绪自动化的大脑通路, 最后一部分系统分析了 义, 例如蛇、蜘蛛和人类面孔(McKone et al., 2011) 。 情绪自动化加工面临的质疑。 长期以来, 研究者一直在试图回答情绪的本 质, 它的产生是否是“ 自动的” ?已有的研究发现, 1 情绪自动加工的特征 在注意瞬脱(Luo, Feng, He, Wang, & Luo, 2010) 、 Palermo 和Rhodes 于2007 年指出情绪的自动 视觉搜索(Fox, 2002)、点探测实验(Holmes, Bradley, 化表现 3 个方面:快速、无需注意资源、无需意 Kragh Nielsen, & Mogg, 2009) 、线索提示(Wang et 识。研究者所总结的 3 个特点, 是建立在大量实 al., 2012) 、视觉掩蔽(Eimer, Kiss, & Holmes, 2008) 验证据的基础上。然而, 从 2007 年至今, 又有了 等范式中, 情绪刺激(如恐惧、愤怒面孔)相比中性 新的实验证据来支持这 3 个特点, 例如研究者发 刺激会自动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