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广播凭什么拨动人们的心弦.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当今广播凭什么拨动人们的心弦.doc

当今广播凭什么拨动人们的心弦   如今人们都非常真切地感到身处信息传媒时代,信息经由各种媒体入耳入眼,媒体间既激烈竞争又频频合作,竭力取悦和吸引更多的受众。广播凭借什么来拨动人们的心弦,赢得人们的感动、呼应、尊敬?归根结底,得靠广播人团结一心,艰苦拼搏,改革创新,为广播精心构造高洁的品格、高雅的内容、高妙的艺术,让富有特色的广播深入人心。      精心塑造广播高洁的品格      中国广播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道路上,始终坚持在实践中塑造广播高洁的品格。当前,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进一步强化这种品格。它突出表现在:坚持改革开放,摒弃落后保守;坚持以人为本,反对践踏人性;崇尚科学,反对愚昧迷信;崇尚法制,反对违法乱纪;崇尚客观报道,摒弃偏执造假;崇尚正义,杜绝挟私歪曲;张扬正直,远离谣言诽谤;歌颂美好,反对邪恶;提倡宽容大度,批判小肚鸡肠勾心斗角等阴暗伎俩,等等。   2008年,中国广播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经历了艰难壮烈的抗冰救灾和抗震救灾,经历了振奋人心的北京奥运会和年初的全国两会,还见证了海峡两岸关系转暖和世界金融风暴等历史时刻。中国广播和其他媒体一道,在应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中锤炼自己,进一步加快加深改革开放,显著提高了新闻宣传的科学性和开放度,既实事求是地宣传报道我国坚持改革开放,取得经济和社会伟大进步,饱含热情地颂扬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震英雄和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同时又勇敢地举起正义之旗,无情地揭露了一批官商勾结、草菅人命、瞒报重大事故的黑恶事件,由此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热烈喝彩,并且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敬。中国广播在塑造自身高洁品格的长远道路上又扎实地迈出了非常重要和可喜的一步。   但是,广播队伍中也有极少数人并未把塑造广播高洁的品格当作自己的神圣使命,做出了一些令人痛心愧对听众的事情。比如有的广播电台一再违规播出涉性节目;有的热衷于制作播出虚假骗人的所谓互动参与短信有奖竞猜节目;有人报喜不报忧,也有人津津乐道于社会的阴暗面,使人一听就腻烦。   塑造和保持广播高洁品格,根本在于不断提高广播人的素质和精神境界,创立和完善并认真执行一整套贴切有效确保广播走向高洁的制度。广播在塑造自身高洁品格的道路上可谓任重道远。      努力奉献广播高雅的内容      近年来,广播电台频率多了,日播时间延长了,覆盖面持续扩大了,各式节目也不断涌现,广播电台节目内容更加丰富,信息量更大,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和好评。可是仍有许多听众和专业人士感觉听广播节目不过瘾,不中听不耐听,可供选择的内容有限。这是一个矛盾。广播理应格外重视“内容”,但实际上却存在许多没弄清的问题,工作往往陷入似是而非的误区。   比如,广播重视民生,百姓成了节目的主人公。这是广播节目的一大进步。可是有些民生节目却做得肤浅,纠缠于家庭私事、琐事,甚至把婚外恋、乱伦等丑恶行为大肆张扬,有的对抢劫、杀人、绑架等恶性案件着力渲染。这些内容极易引起听众的厌恶和反感。   广播本应是雅俗共赏。它需要通俗,但不能庸俗和媚俗。就目前情况来看,可能还是要在提高广播高雅的品位上着眼,力争以更多高雅的内容来吸引更多高品位的听众,改变那种在不少听众心里“广播高不成低不就”两头不搭的尴尬局面。   广播不耐听,还有一个原因是一些从业人员误解了“策划”的意义,偏离了“策划”的本义,由此把一些节目特别是新闻节目搞成预设议题、先验性、模式化的东西,掺进了纯技术构造的意味。比如凡宣传先进人物,一般都被描写成舍小家为大家,带病工作,顾不上子女老人的人物;说一个村一个县一个企业工作有起色,面貌有改观,也大多是领导班子得力,团结依靠群众,采取几条措施,总结几点经验;在完成上级宣传部门部署的“规定动作”时,有时翻出几个老典型,找出些许新材料,改一改,凑一凑,又堂而皇之地亮相于广播。长此以往,听众对于广播的新闻宣传肯定会缺乏新鲜感,这肯定不是广播愿意给人的印象。   新闻创新的路必须走,广播人必须以此为己任,要不断在社会生活中细心发现和艰苦发掘真正的新闻,绝不能主观构造、预设新闻,或者旧闻翻新,甚至制造假新闻。   广播内容高雅的必行之路是加快向专家办电台迈进。现在电台的一些节目常常通过请专家担任嘉宾或特约主持、特约评论员的办法来提升节目的权威性和知名度,这是专家办电台的一方面。但并非所有类型的节目都适用于这种办法,因为一些地方电台有时难于请到合适的经济、法律、科技、军事、体育等方面的专家频繁上广播,独立开办这些节目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对这种情形,笔者建议采取更开放一些的态度,在更广阔的空间寻找更适合的嘉宾、特约主持、特约评论员、特约记者、特约编辑等等,充实电台的外部人才库。要通过自觉主动引进高级人才加入广播队伍,并通过加强教育培训,促使一批水平较高的记者、编辑、主持人既具备较强的专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