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熔炼原理及工艺讲义,第三章,修订剖析.ppt

冶金熔炼原理及工艺讲义,第三章,修订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冶金熔炼原理及工艺讲义,第三章,修订剖析

* * * * * * * * * * * * * * 增硅问题 例:假定炉渣成分为 组元 CaO MgO MnO FeO % 29 45 10 3 8 5 从 活度图 查得, 若C 3.3%,Si 1.8%, 设 计算得到:平衡温度 T=1453℃ (1726K) 可见对于若C 3.3%,Si 1.8%,平衡(转化)温度(图查)1418℃ 最低过热温度1468℃ 超过1453℃时,渣中SiO2可能被还原,铁水就能增硅, 产生增硅现象。 §3.6 脱碳反应 * 熔炼钢、铁的核心反应是脱碳反应。 一、铁水脱碳 铁水含碳量是决定铸铁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铸铁在冲天炉熔炼过程中, 含碳量将发生变化:1)铁水在过热带因流过炽热的焦炭表面而引起增碳; 2)炉内氧化性物质又对铸铁起脱碳作用。 在冲天炉内,碳与 、 、 、 均发生氧化反应,控制铁 最终含碳量,须掌握反应还原过程规律。 * 1、 该反应主要发生在铸铁熔化以后,为吸热反应。则平衡常数 温度高利于反应进行,铁水脱碳严重。 燃烧比大, 浓度高,平衡含C量低,脱碳严重。 2、 该反应发生在炉缸区,为吸热反应。 温度高利于反应进行——脱碳↑ FeO含量↑,脱碳↑ 由于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上述反应还会导致炉中铁水温度下降。 * 二、钢水脱碳 氧化法炼钢时,氧化期主要任务之一为脱碳,产生CO气泡,有利于溶于钢中的气体(氢与氮)和非金属夹杂的排出;由此引起的搅拌作用可以加速传质和传热,促进冶金反应,并使钢水成分和温度均匀。达到精炼、搅拌熔池的作用。 碳氧浓度积 ① 如果碳和氧的活度系数积f[C] f[O]=1,或 f[C]=1、f[O]=1, C、O浓度积可视为常数(T,PCO一定)图5-9, 即,钢水中C浓度↓,O浓度↑ 从C,O浓度曲线图看,符合这个规律! 其意义体现: 根据脱碳要求,计算平衡含O量,进而算出渣中需要的 FeO 浓度。 * ② 然而,大量平衡实验证实,C、O浓度积并不准确守恒。 即使T、Pco一定,f[c]·f[o]≠1,是变化的, 在炉气中,存在 CO2,使得 Pco下降。 生产实践证实:不管m守恒与否,钢液中[C%]↓,[%O]↑。 三、脱碳过程 碳在钢水中产生氧化反应称为脱碳过程。 ①钢液内C和O扩散到钢-气(CO气泡)界面。 ——扩散传质过程 ②在钢-气表面上C、O发生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过程 ③反应产物——CO气泡形成、长大及上浮。 ——CO气泡形核问题。 * 四、CO气泡的形核问题 在钢液中,C、O反应产物 CO 为气相,形成气泡,存在临界半径 r,气泡要克服钢液界面张力 ? (mN/m )导致的气泡附加压力: 例如:在1600℃时,若含C量为0.5%,气泡半径 则 s=(1600 ? 100[%C]) mN/m 注:1(mN/m)/cm=10-3×10-2N/m2=10-1×1/101325atm=0.987×10-6atm 太大了! * [%C][%O]是 时的61.2倍,实测值仅2-3倍。 显然,在钢液内部,自发均匀产生CO气泡核是不可能的! 从 看,CO 气泡欲形核析出,必须 因此,存在着CO气泡的异相生核 显然, 气泡越易形成。 考虑:炉衬表面存在半径 Rc 的不平凹坑,在凹坑内的小孔形成CO气泡。 钢液对炉衬的润湿性与钢液成分和炉衬材料有关。 通常,接触角 ?=120~160°时,为 CO 气泡形核提供了有利条件。 (a)被钢液润湿的固体微孔内气泡的生长 (b)不被钢液润湿的固体微孔内气泡的生长 * 当润湿很好时,微孔内钢液的弯月面上凸,微孔内气体压力: P=P0+2σ/r;当微孔半径r ≥ r临,2σ/r很小,在钢液内溶气过饱和下,微孔内气体成为稳定的气泡核。但是微孔半径太小r ≤ r临,则微孔内气泡不能长大(压力太大)。 当润湿很差时,微孔内钢液的弯月面下凸(b),微孔内气体的压力:P=P0-2σ/r;因为过饱和的钢液微孔内气体自发增大。但是微孔半径过大,被钢液充满(不存气体了),则失去成核作用。微孔的最大临界半径r = 2σcosθ/P0。 钢液能润湿炉衬 * 钢液不润湿炉衬 钢液润湿炉衬 * 返回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